燃氣鍋爐燃燒方式有哪幾種?
1、火室燃燒:燃料以粉狀(煤)、霧狀(油)、氣態(tài)(氣)隨同空氣噴入爐膛進行懸浮燃燒,其設備成為室燃燒或懸燃爐。燃氣鍋爐容量的提高不受燃燒面的制造和布置控制,燃料的燃燒反應面積大,與空氣混合良好,可以采用較小的過量空氣系數(shù),燃燒效率比火床燃燒高。但由于燃料在爐內停留時間短,為讓燃料燒透燃盡,需配置較大的爐膛面積,燃料調節(jié)和運行管理易于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按照燃料性質不同,有煤粉爐、燃油爐和燃氣爐。而煤粉爐可采用固態(tài)或液態(tài)排渣,內地普通采用固態(tài)排渣。液態(tài)排渣是爐膛下部保持高溫,爐渣全熔化,以液態(tài)渣的形式,從爐膛下部排出,經(jīng)過渣井落入;。為了維持燃燒器區(qū)域的高溫,普通采用熱風送粉和高的熱風溫度,稱為開式爐。也有在爐膛下部形成縮腰,將爐膛分割成熔渣室和冷卻室,以進一步提高熔渣室溫度,稱為半開式爐。爐膛溫度隨負荷降低而降低。燃氣鍋爐液態(tài)排渣會產生水冷壁高溫腐蝕、渣池析鐵、爐內堆渣、排煙中NOx較高等問題,需加重視。采用膜式水冷壁的燃油、燃氣爐常為微正壓燃燒,適宜于低氧燃燒,可降低煙氣中SOx含量,減輕低溫腐蝕,減少大氣污染,不需引風機,只要較高壓頭的送風機,要求爐膛嚴格密封。燃氣鍋爐火室燃燒的使用范圍主要用于部分工業(yè)鍋爐,電站鍋爐普遍采用這種燃燒方式。液態(tài)排渣爐的燃燒器區(qū)域溫度可達1600攝氏度到1700攝氏度,適于燃用灰熔點較低的煤及著火不易穩(wěn)定的低揮發(fā)分煤。
2、火床燃燒:燃料被層鋪在爐排上、空氣經(jīng)爐排縫隙穿過燃料層進入爐膛,大部分燃料在爐排上進行層式燃燒,小部分細粒和從燃料層中析出的可燃氣體在燃料層上部的空間進行燃燒,其設備成為火床爐,層燃爐或爐排爐。不需制粉設備,系統(tǒng)見到你,但受到爐排結構尺寸的控制。使用范圍:用于燃氣鍋爐容量小于或等于35的工業(yè)鍋爐和小型電站鍋爐。
3、旋風燃燒:它的特點是燃料氣流切向或軸向進入旋風筒內,如:細煤、粗粉。高度的二次風切向進入旋風筒內造成強烈的旋轉氣流,攜帶燃料顆粒旋轉前進,大部分大顆粒被甩向筒壁熔渣膜上燃燒,小部分細分在筒內懸浮燃燒,液態(tài)渣從拍渣口流出,高溫煙氣進入燃盡——冷卻爐膛進一步燃盡和冷卻。燃料與空氣的相對速度大大提高,強化了燃燒。在筒內停留時間延長,鍋爐熱效率高。旋風筒容積小,冷缺少,有利于保持高溫并節(jié)省鋼材,適用煤種廣,排渣率高,液態(tài)渣可制成礦渣棉或其他建筑材料。其缺點是結構及制造工藝較復雜,爐襯檢修工作量大,需高壓送風機,飛灰很細易于沉積,拍嚴重 NOz 較高等。燃氣鍋爐旋風爐有立式和臥式兩種。其燃氣鍋爐旋風燃燒的使用范圍是已適用于燃料鈣鎂磷肥等綜合利用上。
4、沸騰燃燒:空氣以適當流速通過布風板均勻送入爐膛,將煤粒吹起,在火床上呈沸騰(流化床)狀態(tài)進行燃燒,由于煤粒與空氣之間的相對運動較強烈,且在沸騰床中停留時間較長,所以燃燒大為強化。沸騰床內常布置受熱面(即埋管),燃燒后的灰渣由溢流口流出。對于在其他燃燒設備上不能燃用的低質燃料(如煤殲石、石煤、油頁巖等),在沸騰床中可獲得穩(wěn)定燃料。當解決磨損及效率等問題后,可望在較大容量鍋爐上應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