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潤土復合防水毯(GCL) 是一種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它由經(jīng)過級配的天然鈉基膨潤土顆粒和相應的外加劑混合為原材料,經(jīng)針刺工藝及設備,把膨潤土顆粒固定在土工布和塑料編織布之間而制成的毯狀防水卷材。膨潤土防水毯既具有土工材料的全部特性,又具有優(yōu)異的防水(滲)性能。
膨潤土防水毯按生產(chǎn)工藝可分為:針刺法鈉基膨潤土防水毯,針刺覆膜法鈉基膨潤土防水毯以及膠粘法鈉基膨潤土防水毯。
針刺覆膜法鈉基膨潤土防水毯,是在針刺鈉基膨潤土防水毯的非織造土工布的外表面上復合一層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膠粘法鈉基膨潤土防水毯,是用膠粘劑把膨潤土顆粒粘結(jié)到高密度聚乙烯板上,壓縮生產(chǎn)的一種鈉基膨潤土防水毯
膨潤土復合防水墊(GCL)在建,構筑物地下防水工程中的施工方法:
1, 膨潤土復合防水墊鋪設前的準備工作
(1)做下料分析,畫出膨潤土復合防水墊(GCL)鋪設順序和裁剪。
(2)檢查膨潤土復合防水墊(GCL)的外觀質(zhì)量,記錄并修補已發(fā)
現(xiàn)的機械損傷和生產(chǎn)創(chuàng)傷,孔洞等缺陷。
(3)膨潤土復合防水墊(GCL)的施工應無雨,無雪天氣下進行,
施工時如遇下雨,下雪應用塑料等薄膜進行遮蓋,防止GCL提前水化。
2, 底板部位膨潤土復合防水墊的鋪設
(1) 檢查已作好的墊層,要求墊層平整,清潔,干凈,不得有石
子等雜物,不得有凸起物或凹陷(其大小不得超過20mm)。
(2)鋪設防水墊時,墊與墊之間的接縫應錯開,不宜形成貫通的接縫。
(3)防水墊的搭接縫寬度大于20cm,且在搭接部位的中間部位按每延米0.4kg均勻地撒上膨潤土干粉或(膨潤土膠泥),在上層搭接處用膨潤土干粉或(膨潤土膠泥)加以密封,下層搭接處也需按每延米0.2kg撒上膨潤土干粉或(膨潤土膠泥)。
(4)膨潤土復合防水墊兩邊的土工織物分別為無紡布和編織布,鋪設時無紡布應對著遇水面,即在底板上無紡布朝下(朝向墊層)。
(5)膨潤土復合防水墊(GCL)應自然松弛與支持層貼實,不應有折褶,懸空。
(6)在底板的各向邊界處鋪設防水墊時,應使防水墊預留出至少30cm的余量,以便今后與外墻面防板搭接,在底板混凝土澆筑前,將此30cm防水墊從地面開始在板內(nèi)側(cè)向上卷起,并在防水墊卷起的陰角處加設膨潤土防水棒,然后再澆筑底板混凝土,并應注意在后道工序施工時(如保護層及混凝土澆筑)不得使該部分防水墊遇水。
(7)底板若有桿錨桿(或貫穿物)的部位防水施工的局部處理措施:
澆筑混凝土墊層時,在所有錨桿位置預留出15cm深度為20mm的圓形凹槽,且錨桿在墊層以上的部位應露出鋼線。
在15cm深度為20mm的凹槽內(nèi),用膨潤土干粉將凹槽填平,搗實,特別是鋼線與鋼線之間的縫隙必須由膨潤土干粉(膨潤土膠泥)填充,以防地下水由鋼線的縫隙處透過防水層。所以錨桿部位均需按上述局部處理措施完成后,才可進行防水墊的鋪設。
(8)在防水墊鋪設時,遇到錨桿(或貫穿物)時的搭接處理方法:
首先建議防水墊的幅寬為錨桿中心間距加30cm;其次在防水墊鋪設時,遇錨桿后,將兩側(cè)防水墊按錨桿的外形尺寸裁切后搭接,這樣既能保證了防水墊的搭接,保證防水墊的塔接,又使錨桿位置有雙層的防水墊,以達到對錨桿部位的防水措施得到又一次局部加強。
(9)在混凝土的施工縫處部位,需用膨潤土干粉(膨潤土膠泥)填入以進行補強。
(10)在防水墊的鋪設過程中,應隨時檢查防水墊有無破損,孔洞或無(缺)膨潤土等缺陷,發(fā)現(xiàn)缺陷時如有孔洞等缺或損傷,應及時用膨潤土干粉(膨潤土膠泥)進行局部覆蓋修補即可,邊緣部位按搭接的要求處理。并注意成品保護,防止防水層受到損傷。
防水毯檢驗項目:
① 全部搭接部位(縫)是否符合要求。
② 破損修補的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③ 前次檢驗未合格而再次修補的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④ 膨潤土復合防水墊(GCL)與其它設備,基礎結(jié)果等的連接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⑤ 膨潤土復合防水墊(GCL)及其搭接部位是否與基層貼實且沒有褶皺和懸空。
⑥ 確認膨潤土復合防水墊(GCL)沒有遇水而發(fā)生前期水化,需要進行預水化處理的工程是否已進行。
⑦ 防水墊的朝向是否正確。
⑧ 檢驗合格后,應盡快安排保護層的施工。建議保護層厚度5-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