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06-0154-02
所謂分層教學,其本質是結合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綜合分析學校、教師、教材等多種客觀要素,借助于有效的教學方式及方法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從而促使學生的全面協調發(fā)展。通過分層教學,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加以調整,并經過適當的干預來深入挖掘學生的自身潛力,這顯然體現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引導作用;通過分層教學,使學生處于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大大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便體現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傮w上看,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就是在嚴格遵循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圍繞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按照不同學生實際的英語水平及能力進行層次劃分,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yǎng),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根據教育學理論可知,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最初是由著名學者維果茨基所提出的。通過深入研究教學活動與認知發(fā)展過程之間的關系,維果茨基得出如下結論,在教學實踐中,每一個學生都存在兩種不同的發(fā)展水平,一種是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水平,即當前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種是教師期望學生達到的發(fā)展水平,即未來可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通常來說,這兩種發(fā)展水平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這種客觀存在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在進行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分層教學模式,就應當充分認識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此基礎上將全體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細分,結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開展英語教學實踐。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教學內容安排,還是教學方法運用,抑或是教學進度調整,都應當符合每一個學生當前發(fā)展水平,適當為學生提供具有一定難度的英語內容,借助于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進而深入挖掘學生潛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由“最近發(fā)展區(qū)”到“現有發(fā)展水平”的完美過渡,才能切實提供高職學生的認知能力及水平。
(二)掌握學習理論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著名學者布盧姆首次提出“掌握學習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可知,對于任何一個學生而言,不論英語水平、學習能力的高低與強弱,只要投入足夠的時間與精力都能夠達成學習目標。也就是說,正是因為學生所投入的英語學習時間不同,才使得他們在英語學習上存在一定差異。就教學目標而言,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就是兼顧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有效提高優(yōu)等生(即英語成績好的學生)英語水平的同時,也能實現差等生(即英語薄弱的學生)在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從這一角度上看,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將掌握學習理論作為理論指導,圍繞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按照不同學生實際的英語水平及能力進行層次劃分,積極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從而實現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yǎng),有效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
二、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ㄒ唬└呗氂⒄Z分層教學是有效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的根本要求
時代發(fā)展到今天,中國在社會經濟領域的發(fā)展尤為突出,與世界的聯系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與此同時,英語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國際交流語言,能否熟練掌握并運用英語是學生進入職場的第一道門檻。自我國加人世貿組織以來,與國外的經濟往來也日漸頻繁,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面對日益激烈的職場競爭環(huán)境,擁有更多特長、具備更多技能便正為學生的重要優(yōu)勢。高職院校在進行英語教育過程中,通過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相應地調整,并經過適當的干預來深入挖掘學生的自身潛力,這顯然有助于提升高職生在職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二)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是適應素質教育的基本需要
我們知道,素質教育的一個突出表現便是倡導“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實際上,素質教育正是為了順應當代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潮流而提出的。國內高職院校為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進行不同形式地探索與創(chuàng)新,值得一提的是,分層教學模式便是極好的例證。借助于分層教學模式,能夠實現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高職學生獲取相應的文化知識與技能。分層教學并非是對差生的歧視,而是在強調個體差異的基礎上給每一個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空間、機會甚至權利。從某種程度上說,分層教學恰恰能夠弘揚學生個性,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當前及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英語人才將發(fā)揮重要功能,所以高職院校應該盡快轉變教育理念,逐步實現由傳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三)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是培養(yǎng)不同層次人才的基本需要
近幾年,由于國內不少高等院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招,使得大學生的總量顯著上升。畢業(yè)后,大學生就業(yè)便成了難題。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唯有結合自身特點找準職業(yè)定位,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中占有一席之地。與本科生相比,高職生在文化知識上的確存在較大差距,英語水平為多數高職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我們在面對這一不爭的事實不能一味地自卑,而應對積極尋求差距,并試圖在英語口語、聽力等某一個方面來挖掘學生潛力,通過進行英語專項能力的重點培養(yǎng)來形成自身就業(yè)優(yōu)勢。誠然,英語僅僅人與人進行溝通的基本工具,單單具備英語背景及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考慮到人才培養(yǎng),高職院校應當重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而分層教學便是根據高職生的具體特征,借助于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進而深入挖掘學生潛力,這勢必會有助于人才培養(yǎng)。
三、提升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水平的途徑 。ㄒ唬┏浞煮w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職英語教學實踐中,通常根據高職生入學成績來進行區(qū)分,之后再被分配到相應層次的班級。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欠妥的。畢竟考試成績不能全方位地反映高職生的英語水平及能力。如果一味采用之前的分層模式,那么勢必會將其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诖,建議高職院校在明確每個學生的班級之后,并經歷一段特定時間(如兩周或者一月)來考慮學生的適應程度。一般情況下,多數高職生經過一定時間的學習,都能夠結合個人意愿及接受能力來選擇更為恰當的班級。如此一來,便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對于學生而言,由于擁有自主選擇的機會,而可能有效避免自卑情緒。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的自主選擇才能夠體現自己的英語水平,也唯有正確認識到學生的真實英文食品,才能通過有效手段來實現英語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總而言之,高職英語分層教育應當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始終遵循以人為本重要思想,從而盡可能最大限度挖掘學生潛力,并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二)重視榜樣在高職英語分層教學中的作用
眾所周知,榜樣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當然,這種替代性經驗同樣適用于高職英語教學實踐。毫不夸張地說,人們總是崇拜榜樣,并深信來自榜樣的經驗是具有積極影響的。簡言之,榜樣的替代性經驗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當普通高職生看到同學的成功,必然能從一定程度上增強自己對既定目標的自信心。從這一角度上分析,高職英語教學應當重視對學習能力相似的學生之間的對比。另外,所謂榜樣,往往是各個方面都比一般人好的那部分學生。由于經過分層,所以起初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大致相近。經歷一段學習過程,必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將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學生作為其他同學的榜樣,從而有效促進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在樹立榜樣的時候,通常需要分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如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方法靈活、學習能力較強、學習效果顯著等等。
。ㄈ┩晟聘呗氂⒄Z分層教學的評估機制
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教師往往需要結合學生個體差異,綜合分析學生英語水平,并圍繞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制定相應的評估標準。而要實現有效的評價分層,應當注意以下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性,二是有效激發(fā)學生成功感。另外,針對不同層次的高職生,可以采用不同標準的評估手段,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對于教師而言,應當懂得尊重學生,學會贊揚學生,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結合一定的激勵性語言與手段來進行評價,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注意提升自身修養(yǎng),掌握語言藝術。否則,便可能因話語不當而誤傷學生自尊,也可能因不斷糾正錯誤而降低學生學習熱情,更為嚴重的是,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惡感。從這一角度上看,教師應當重視學生主體作用,勇敢鼓勵學習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人性得以充分張揚。
下一篇:探析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