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鏈接: 上海安全網(wǎng) 上海質(zhì)量網(wǎng) 上海論文網(wǎng) 上海資訊網(wǎng)
摘要:白居易用詩歌記錄了一生的閑適詩中出處行藏,其中“詠病”是較為突出其表現(xiàn)的主題材之一。詩中的,在其自編的216首閑適詩中即有30首詠病詩,本文試以此為切入點(diǎn),來分析其“病”與節(jié)候侯、景物、親情、友情密切的關(guān)系結(jié)合,一方面反映了白居易晚年的生活現(xiàn)實(shí),另一方面體現(xiàn)出詩人追求精神“閑適”的努力。其白居易詠病又往往詩與紀(jì)年詩和、嘆老詩相的聯(lián)系,以及詠病詩所體表現(xiàn)出來的出濃厚的說理性和閑適思想,進(jìn)而更好地認(rèn)識其閑適詩。特點(diǎn)。
論文關(guān)鍵詞:白居易,閑適詩,詠病詩,說理性
白居易曾在《與元九書》中闡明說:“又或退公獨(dú)處,或移病閑就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謂之閑適詩。”可見“移病閑居”是他閑適詩創(chuàng)作的主要緣由之一。又筆者依據(jù)朱金城箋校的《白居易集箋!方y(tǒng)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統(tǒng)計,在卷五—卷八,即白居易自己分類編集,標(biāo)明的的216首閑適詩是216首。,這216首中,詩題(包括小序)、詩句中出現(xiàn)“病”字的共有30首,36處,分別占其總數(shù)的13.9%和16.7%。。本文即我們都知道,他在《與元九書》中為自己的閑適詩是這樣定義的:“或退公獨(dú)處,或移病就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所以筆者拈出這一此30首詠“病”詩為個案字,并以之為切入點(diǎn),來探討研究一下他的白居易閑適詩的特色。
一、“病”的語詞分析
疾病是人的身體或精神的非正常狀態(tài)。白居易詠病詩中的“病” 一般并不具有社會的和個人的隱喻功能,它基本上屬于寫實(shí)性的。據(jù)筆者統(tǒng)計,
白居易幾乎與疾病相伴始終,他詩中自稱時往往冠之一“病”字,極富個性化與創(chuàng)造性。如稱“病客”(《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酬吳七見寄》)、“病夫”(《栽杉》)、“病使君”(《桐樹館重題》)等。這其中似乎掩埋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苦痛和憂傷,并隱約蘊(yùn)含著自嘲、自解的意味。他通過不懈地自我排遣,最終完美地超越了自身,進(jìn)而升華為一種達(dá)觀。
有時用來指稱同病相憐或境遇相似的朋友,是為“同病者”,見(《寄同病者》、《寄張十八》)等。人在病中,會自然而然地摒棄在正常狀態(tài)下對自身的麻木心理,從而會更加意識到健康的重要,進(jìn)而更懂得加關(guān)懷自己別和周圍的人,更加渴望并珍惜友誼。
其“病”字又時常與身體的具體部位連用,如“病容”(《題楊穎士西亭》)、“病眼”(《答卜者》)、“身病”(《冬夜》、《昔與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心迨今十年淪落老大追尋前約且結(jié)后期》)、“肺病”(《閑居》)、“病形骸”(《郡中即事》)、“病心”(《病中逢秋招客夜酌》)等。實(shí)際上,他把疾病大多作為一種整體概念加以描寫,其種類之間的差異較很小。
有的用來描繪自然景物,如“秋荷病葉上”(《東坡秋意寄元八》),他不用“殘”、“枯”、“剩”、“敗”等字,單著一“病”字,不僅形神畢肖,而且暗含憐惜之情,凄愴之意,其煉字功夫可見一斑。
有的“病”字則指代作者的癖好,如“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萬緣皆已銷,此病獨(dú)未去。”(《山中獨(dú)吟》)白居易對詩之鐘愛真的是深入骨髓,他一生不廢詩吟,其精神可敬可愛是有唐一代詩人中現(xiàn)存詩歌最多的詩人。就此于此,我們很容易想起杜甫的“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名句來,它們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病與節(jié)候侯
有趣的是,這白居易30首詠病詩中,與時令緊密相關(guān),其中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有一首涉及重陽節(jié)。
春:《郡中即事》》?。“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臻熯h(yuǎn)江山,晴明好天氣。外有適意物,中無系心事。……久養(yǎng)病形骸,深諳閑氣味。”。春潮初起,漸與岸平,東風(fēng)習(xí)習(xí),江闊山碧,不覺春天已到潛入人間。這日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如此的好季節(jié)、好天氣,作者身心無系,盡享詩酒人生,此境此心,正宜于養(yǎng)病。
孟夏:《首夏病間》。“老去慮漸息,年來病初愈。忽喜身與心,泰然兩無苦。況茲孟夏月,清和好時節(jié)。微風(fēng)吹夾衣,不寒復(fù)不熱。移榻樹陰下,竟日何所為?或飲一甌茗,或吟兩句詩。”?。不涼不熱,最是好時節(jié),又逢病體初愈,不亦樂乎?作者身心泰然,飲茶吟詩,自適非常。
另有描寫仲夏的:《仲夏齋戒月》,描寫季夏的《永崇里觀居》。?。本應(yīng)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jié),而白居易反不言熱,卻說:“自覺心骨爽,行起身翩翩”,原來是因?yàn)樗S戒三旬,便覺得神清氣爽,行動輕便,進(jìn)而期盼著通過這種方式以脫離病患之苦。
秋:《秋山》。“久病曠心賞,今朝一登山。山秋云物冷,稱我清羸顏。”作者病了好久,深居簡出,不能到大自然中盡心游賞;今朝感覺不錯,試著登上了山頂。放眼四望,落木蕭蕭,水寒石瘦,物冷云淡,此景與作者久病初愈后清峻瘦消弱的容顏多么相稱啊!
還有一首《病中逢秋招客夜酌》。作者臥病半月有余,不曾會客,秋來病體稍健,即思小飲,便擬招客夜酌,一片真率出之,毫不做作。他實(shí)在是寂寞得太久了,實(shí)在是太想喝酒了。
冬:《冬夜》。“家貧親愛散,身病交游罷。眼前無一人,獨(dú)掩村齋臥。冷落燈火暗,離披簾幕破。策策窗戶前,又聞新雪下。長年漸省睡,夜半起端坐。”漫漫冬夜,作者孤單一人,況又染有病在身,聽著,又窗外逢雪落,他攪得他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成眠,夜半驚起,坐而參禪。
《閑居》?。白居易一生嗜酒,因著肺病卻不可飲;常好讀書,因著眼病而不能讀。人生之痛,莫過于此!幸好他還善于排解,居然回過頭去,欣賞一抹夕陽漸漸沉下籬笆那邊,雞們紛紛歸巢,稀疏的林木在雪色的映照下更見挺拔、蒼勁。其幽獨(dú)之情,頗為自得。
重陽節(jié):《九日登西原宴望》?。“病愛枕席涼,日高眠未輟。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陽節(jié)。起登西原望,懷抱同一豁。移座就菊叢,糕酒前羅列。雖無絲與管,歌笑隨情發(fā)。白日未及傾,顏酡耳已熱。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闊。”作者帶病之軀,日上三竿而不愿起,幾乎忘了今日乃是重陽佳節(jié)。因眾兄弟催促,他們一塊爬上西原,眼界開闊了,心情也一片豁亮。雖不勝酒力,但為了應(yīng)景,不免也少喝了一點(diǎn)兒,似乎病也好了許多呢。
三、病與自然物景
“疾病給人類帶來的感受性的變化可以使人物具有與健康人不同的認(rèn)識事物的視角,使作家和讀者從同一個事件中得到不同的審美感受而獲得超越事件意義之外的附加意義,從而具有不同于健康人群的表達(dá)與接受的方式和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yàn)。”(譚光輝,《癥狀的癥狀:疾病隱喻與中國現(xiàn)代小說》,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頁30。)白居易以自然為人生的觀照,通過內(nèi)省體驗(yàn)來實(shí)現(xiàn)個人主體與現(xiàn)實(shí)世界之間的親和協(xié)調(diào)。在他眼中,一切景物都具有了人性和人格,無不顯露出活潑潑的生命。
南山好顏色,病客有心情。水禽翻白羽,風(fēng)荷嫋翠莖。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答元八宗簡同游曲
江后明日見贈》)
秋荷病葉上,白露大如珠。……啼蛩隱紅蓼,瘦馬踏青蕪。(《東坡秋意寄元八》)
勁葉森利劍,孤莖挺端標(biāo)。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栽杉》)
雞棲籬落晚,雪映林木疏。(《閑居》)
勁葉森利劍,孤莖挺端標(biāo)。才高四五尺,勢若干青霄。移栽東窗前,愛爾寒不凋。病夫臥相對,日夕閑蕭蕭。昨?yàn)樯街袠,今為檐下條。雖然遇賞玩,無乃近塵囂。猶勝澗谷底,埋沒隨眾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