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人妻互换日韩精品久久影视|又粗又大的网站激情文学制服91|亚州A∨无码片中文字慕鲁丝片区|jizz中国无码91麻豆精品福利|午夜成人AA婷婷五月天精品|素人AV在线国产高清不卡片|尤物精品视频影院91日韩|亚洲精品18国产精品闷骚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技術動態(tài) > 正文
自尊與社會支持對初中生主觀幸福感的關系實踐

摘要:本文以初中生為研究對象,在了解其社會支持、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的基礎上重點探討社會支持與自尊是如何影響主觀幸福感,目的在于一方面充實了對主觀幸福感研究的理論成果,另一方面為教育工作者做好初中生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據(jù)。
論文關鍵詞:初中生,自尊,社會支持,主觀幸福感
  長期以來,心理學對抑郁、焦慮等消極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關注較多,而對幸福、總體情感、滿意、樂觀等積極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關注則比較的少。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發(fā)展,學者們逐漸意識到如何使人們感到幸福和總體情感并不等同于對消極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因此有關積極心理,如樂觀、總體情感、滿足、幸福等心理的研究日益增多,形成了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雛形[1]。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作為積極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受到格外的關注。Diener認為主觀幸福感具有三個基本特點:主觀性、相對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它由兩個基本成分組成:認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前者指生活滿意度,后者包括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即現(xiàn)在學者一般都認同的主觀幸福感的三個緯度[2]。
  心理學家從實證的角度對幸福的構成、影響幸福的各種社會心理因素進行研究,以期能對幸福問題有個準確、深入的把握。有關成人的研究工作已經進行了許多,但有關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則起步不久。因此,大力開展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一方面可豐富和深化主觀幸福感研究的理論成果,另一方面可有助于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質量,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為教育工作者做好初中生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據(j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3]。本文從自尊、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三者出發(fā),以中學生群體為對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調查了解中學生主觀幸福感與領悟社會支持和自尊的現(xiàn)狀及三者之間的關系。
  2對象與方法
  2.1 對象
  本研究采用分層取樣的方法,被試來自安徽省安慶市和池州市兩所中學, 共發(fā)放問卷260份,回收248份,剔除有明顯規(guī)律性(如答案全部填寫成一個數(shù)字),或一個條目填寫了兩個答案和答案缺失不完整的26份問卷,有效問卷202份,有效率為81.5%。
  2.2 工具
  2.2.1主觀幸福感量表
  該量表由生活滿意度和總體情感指數(shù)量表組成,生活滿意度由Diener等人編制,包括5個項目,7級評分,要求被試對每一個項目做1(強烈反對)到7(強烈贊成)的評定,量表分為各題目的總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滿意度越高[4]?傮w情感量表共14個題目,報告被試在過去一周內所體驗到的情緒,值越高說明情感指數(shù)越高[5],本研究中兩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0.82和0.80。
  2.2.2自尊量表
  采用最先由Rosenberg(1965)編制,后有季益富、于欣(1993)翻譯并修訂為中文版的SES量表。其是用于評定青少年關于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總體感受的量表。由10個條目組成,分4級評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6]。該量表是國內外常用的自尊自評量表,Dobson等人(1979) 和Flenming等人(1984) 分別報告了該量表的a系數(shù)為:0.7和0.8。
  2.2.3領悟社會支持量表
  對領悟社會支持來源的測量通過參照姜乾金編制的《領悟社會支持量表》進行,主要改動是將“領導、親戚、同事”改為“老師、同學、親戚” [7]。該量表共12個條目,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老師、同學、親戚)三個分量表組成,每個分量表含4個條目。本量表為7點量表,選項從1=極不同意,到7=極同意。社會支持總分由三個指標的分數(shù)相加而成,分數(shù)越高,得到的總的社會支持程度越高。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8]。本次領悟社會支持來源測量的a系數(shù)為:全量表:0.88;家庭支持:0.87;朋友支持:0.85;其他支持:0.91。
  2.3 程序
  統(tǒng)一發(fā)放調查問卷,統(tǒng)一指導語,進行測量。對施測后所得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軟件統(tǒng)計包進行處理。
  3 結果分析
  3.1被試的一般情況
  在最后收回的有效問卷中,被試主要統(tǒng)計特征為其中男94名(46%),女108名(54%)。初一96人(47.5%)、初二106人(52.5%)、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來源學生分別為22人(10.9%)和180人(89.1%)。家庭結構中獨生子女78人(38.6%),非獨生子女124人(61.4%)。單親家庭12人(5.9%),非單親家庭190人(94.1%),父母都沒有外出打工114人(56.4%),父母都外出或只有一方外出88人(43.6%)。
  3.1中學生自尊、領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人口學變量分析
  對不同年級﹑性別﹑生源地﹑家庭結構進行了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1。
  表1 初中生主觀幸福感、自尊、領悟社會支持與在年級,性別,生源地,家庭結構上的差異(M±SD)
  生活滿意度
  總體情感指數(shù)
  主觀幸福感
  自尊
  社會支持
  年級
  初一
  20.35±4.726
  51.54±10.631
  71.90±11.547
  24.45±2.487
  61.47±12.016
  初二
  19.41±5.078
  48.98±8.213
  68.39±10.410
  24.32±2.409
  61.20±10.302
  F
  0.519
  7.417
  0.886
  0.549
  1.785
  P
  0.472
  0.007
  0.348
  0.460
  0.183
  性別
  男
  19.93±4.997
  50.20±8.862
  70.13±10.905
  24.5±2.275
  62.03±11.023
  女
  19.80±4.883
  50.19±10.067
  69.99±11.276
  24.27±2.582
  60.71±11.223
  F
  0.025
  0.594
  0.117
  1.887
  0.087
  P
  0.876
  0.442
  0.733
  0.171
  0.769
  生源地
  城鎮(zhèn)
  22.32±6.350
  54.59±10.201
  76.91±12.220
  23.68±3.014
  63.91±8.535
  農村
  19.56±4.655
  49.66±19.30
  69.22±10.668
  24.47±2.357
  61.01±11.377
  F
  4.444
  1.757
  2.218
  0.955
  1.374
  P
  0.036
  0.187
  0.138
  0.330
  0.242
  家庭結構
  獨生子女
  20.32±5.342
  51.65±10.139
  71.97±11.959
  24.36±2.528
   61.36±11.469
  非獨生子女
  19.56±4.642
  49.28±9.000
  68.85±10.354
  24.40±2.395
  61.31±10.946
  F
  1.106
  1.322
  0.592
  0.071
  0.372
  P
  0.294
  0.252
  0.442
  0.790
  0.543
  單親家庭
  18.33±5.598
  50.12±9.162
  69.751±2.344
  25.58±3.895
  58.33±8.616
  非單親家庭
  19.95±4.880
  51.42±14.349
  70.07±11.029
  24.31±2.314
  61.52±11.253
  F
  0.175
  7.408
  0.802
  8.284
  0.700
  P
  0.676
  0.007
  0.371
  0.004
  0.404
  父母都無
  外出打工
  20.10±4.793
  51.01±9.354
  71.11±10.963
  24.46±2.511
  61.25±11.179
  父母都外出或
  只有一方外出
  19.55±5.101
  49.15±9.643
  68.69±11.140
  24.28±2.358
  61.42±11.111
  F
  0.352
  0.062
  0.079
  0.666
  0.032
  P
  0.554
  0.803
  0.779
  0.415
  0.857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表1表明,不同年級的中學生在總體情感指數(shù)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p<0.01),其中,城鎮(zhèn)和農村中學生在生活滿意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家庭結構中單親家庭與非單親家庭在總體情感指數(shù)中存在極其顯著差異,在自尊量表中也存在極其顯著差異,其它變量差異不顯著。
  3.2 中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尊及領悟社會支持各水平的相關分析
  表2列出了主觀幸福感與自尊、領悟社會支持以及各分量表以及各維度之間的相關矩陣, 情況如下(表2)。
  表2 初中生主觀幸福感與自尊、領悟社會支持各變量之間相關
  變量
  生活
  滿意度
  總體情感
  指數(shù)
  主觀
  幸福感
  自尊
  家人
  支持
  朋友
  支持
  其它
  支持
  領悟社會支持
  生活滿意度
  1
  總體情感指數(shù)
  0.087
  1
  主觀性幸福感
  0.519**
  0.897**
  1
  自尊
  0.128*
  0.045
  0.185**
  1
  家人支持
  0.209**
  0.150*
  0.222**
  0.061
  1
  朋友支持
  0.194**
  0.094
  0.167*
  0.048
  0.312**
  1
  其它支持
  0.213**
  0.039
  0.128
  0.033
  0.422**
  0.598**
  1
  社會支持
  0.258**
  0.118
  0.215**
  0.033
  0.713**
  0.829**
  0.834**
  1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由表2中可以看出:主觀幸福感總分及各維度與領悟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相關顯著(P<0.01),其中生活滿意度與領悟社會支持總分及各維度呈顯著相關(P<0.01),與自尊呈正相關(P<0.05)。 總體情感指數(shù)與社會支持中家人支持呈相關(P<0.05),與自尊相關不顯著(P>0.05)。主觀幸福感與朋友支持,家人支持以及領悟社會支持總分呈顯著相關(P<0.01),與自尊呈顯著正相關(P<0.01)。
  3.3 初中生自尊與領悟社會支持各指標對主觀幸福感的多元回歸分析
  分別以初中生自尊、領悟社會支持、家人支持、朋友支持、其它支持為自變量, 以主觀幸福感為因變量,用enter法進行回歸分析, 結果見表3。結果表明,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和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預測力不同,其中朋友支持其它支持與自尊對主觀幸福感具有的預測力,而家庭支持其它支持對主觀幸福感及其指標的作用不顯著。由此可見,自尊、朋友支持對主觀幸福感有影響作用。
  表3 初中生自尊、領悟社會支持對主觀幸福感的回歸分析
  B
  Beta
  t
  P值
  R2
  調整后R2
  自尊
  0.521
  0.198
  2.935 **
  0.004
  0.091
  0.082
  家人支持
  0.361
  0.137
  1.974
  0.331
  0.053
  0.033
  朋友支持
  0.684
  0.222
  3.217 **
  0.002
  0.110
  0.088
  其它支持
  1.105
  0.106
  0.581
  0.562
  0.049
  0.044
  領悟
  社會支持
  1.195
  0.026
  0.371
  0.711
  0.031
  0.029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4 討論
  4.1 初中生自尊﹑領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差異狀況分析
  研究表明,初中生的主觀幸福感和領悟社會支持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初中生的自尊處于中等偏下水平,這可能由于被試中大多數(shù)為農村學生有關,而城鎮(zhèn)學生相比農村學生可能存在更多的優(yōu)越性。首先,初中生體驗到的總體情感指數(shù)在年級上存在差異, 初一學生體驗到的總體情感程度比初一學生多,這可能由于初二學生比初一學生感受更多的升學壓力,因此感受到的幸福感程度不高。其次,城鎮(zhèn)和農村初中生在生活滿意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城鎮(zhèn)學生相比農村學生對生活更滿意,這可能是由于城鎮(zhèn)居民和農村居民在生活水平各方面還存在差異。最后,初中生家庭結構中單親家庭與非單親家庭在總體情感指數(shù)和自尊中也存在極其顯著差異,單親家庭的學生感受到的幸福感低于非單親家庭中的學生,單親家庭學生自尊程度比非單親家庭低,這可能是由于單親家庭中的學生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照顧沒有非單親家庭多,受到的歧視和困難更多,單親家庭中的學生生活更艱辛。
  4.2 初中生自尊﹑領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和回歸分析
  通過對自尊、領悟社會支持及其不同來源與主觀幸福感的皮爾遜相關分析中發(fā)現(xiàn),生活滿意度、總體情感指數(shù)、主觀幸福感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以及領悟社會支持總分呈顯著正相關。 生活滿意度與自尊呈正相關,主觀幸福感與自尊呈顯著正相關。即自尊越高,其主觀幸福感越高;領悟到的社會支持越多,主觀幸福感也越高,所以自尊與領悟社會支持是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兩個重要因素。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符[9]。
  為了進一步了解自尊與領悟社會支持的不同來源誰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更大一些,以主觀幸福感為因變量,以自尊、領悟社會支持及其不同來源為自變量,對數(shù)據(jù)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表明,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和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的作用不同,預測力不同,其中朋友支持與自尊對主觀幸福感具有的預測力最大,而家庭支持其它支持對主觀幸福感及其指標的作用不顯著。說明在領悟社會支持的因素中,朋友支持是初中生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領悟社會支持朋友支持水平的提高會對主觀幸福感起到積極的作用。在中學階段,同性朋友是他們重要的社會支持,能夠給予其更多的情感幫助,理解、領悟和體會到更多的來自朋友的支持,就會更加自信,引起較為積極的自我評價,進而提高對幸福感的主觀感受[10]。
  自尊以深層次心境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背景, 直接制約著人的情緒情感, 間接影響人的活動動機和行為, 在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心理意義[11]。高自尊個體傾向積極看待問題, 對自己持肯定態(tài)度, 能較好地處理各種生活及學習問題, 幸福感水平較高, 低自尊個體傾向消極解決問題, 常常否定自己的行為, 幸福感水平較低, 情緒低落,個體感受到的幸福感水平將直接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12]。因此,自尊對主觀幸福感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 而主觀幸福感是反映個體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心理指標, 自尊對主觀幸福感預測作用進一步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起到了重要影響。
  4.3 本研究的局限
  由于研究者自身局限,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樣本代表性不夠強,是否能夠在更大的范圍推廣還有待考察。主觀幸福感和領悟社會支持量表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修訂。本研究表明自尊和社會支持是影響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它也可能是社會支持影響主觀幸福感的一個中介因素[6],社會支持通過影響自尊來影響主觀幸福感,自尊是否是領悟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感兩者關系中間的中介變量,有待未來研究進一步探索。
  5 結論
  初中生不同生源地的生活滿意度在存在顯著性差異,不同家庭結構的總體情感指數(shù)和自尊存在差異,其它維度無顯著性差異。自尊與領悟社會支持和主觀幸福感各維度都有不同程度的相關。自尊和領悟社會支持中朋友支持是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Seligman M E P,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M].2000,55(1):5~14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M].1984,95(3):542~575
[3]丁新華,王極盛.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1):59~66
[4]Pavot W,Diener E D.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3,5(2):164~172
[5]Adelman H S,Taylor L,Nelson P. Minor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ir life circumstances.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1989,20:135~147
[6]甘雄,金鑫.自尊與社會支持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的研究[J].齊齊哈爾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4(2)
[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 [M].中國衛(wèi)生心理雜志社, 1999.
[8]嚴標賓,鄭雪,邱林.社會支持對大學生幸福感的影響[J].應用心理學,2003(4):22-28.
[9]徐維東,吳明證, 邱扶東.自尊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J].心理科學,2005, 28 ( 3)
[10]連偉利.留守初中生領悟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 2009.
[11]張靈.大學生自尊、人際關系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7.
[12]王小新,安金玲.初中生自尊主觀幸福感及其與心理健康關系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30(8)

關鍵字:教育,安徽,安慶
About Us - 關于我們 - 服務列表 - 付費指導 - 媒體合作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常見問題 - 友情鏈接
Copyright©2014安裝信息網(wǎng) www.7837555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4000-293-296 聯(lián)系電話:0371-61311617 傳真:0371-55611201 QQ: 郵箱:zgazxxw@126.com 豫ICP備18030500號-4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安全聯(lián)盟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