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導讀: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成為當今高校發(fā)展的目標。高校體育文化倡導健康文明的積極行為,激勵學生努力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德,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身體健康是大學生進行正常生活、學習的基本條件,面對沉重的學業(yè)壓力和社會壓力,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利于骨質增厚,提高骨骼抗壓能力,有利于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活動強度,使整個大腦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提高中樞神經興奮性,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校體育文化,大學生,綜合素質,改革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成為當今高校發(fā)展的目標。高素質的人才不僅要有寬厚廣博的專業(yè)知識,而且要具有健全高尚的思想品德、強壯健康的身體和一專多能的業(yè)務和能力素質。高校體育文化倡導健康文明的積極行為,激勵學生努力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德,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高校體育文化的基本內涵
高校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和體育文化的融合體,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廣義上講,高校體育文化是全體師生員工在高,F(xiàn)存環(huán)境中,在高校體育教育、學習和活動等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與精神的所有內容。從狹義上講,高校體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學環(huán)境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各種體育活動中相互作用而創(chuàng)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態(tài)之一,包括體育精神、體育價值觀念、體育道德行為和體育能力,是高校這一特殊群體的體育意識的綜合體現(xiàn)。
高校體育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是高校體育文化的本質和核心,制度文化是高校體育的組織形式,也是高校體育意識的體現(xiàn),包括體育教學、課余體育活動、體育科研、體育競賽、體育協(xié)會、體育交流等,物質文化是高校體育文化的基礎,也是高校體育運動順利開展的客觀物質保障,三方面相互關聯(lián),在高校體育文化中是一個有機整體。
2 高校體育文化對提高大學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高校體育文化主要通過各種非強制的教育手段,通過創(chuàng)造特殊的文化氛圍來達到一般的課堂教育難以達到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這種目的和效果的實現(xiàn)依靠的是潛移默化的情感溝通、思想感化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使大學生逐步強健體魄,陶冶身心,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風貌。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2.1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
強身健體是體育活動的主要功能,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功能。身體健康是大學生進行正常生活、學習的基本條件,面對沉重的學業(yè)壓力和社會壓力,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利于骨質增厚,提高骨骼抗壓能力,有利于提高大腦皮層細胞的活動強度,使整個大腦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提高中樞神經興奮性,提高學習效率。
2.2煉心益智,提高心理素質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生理及思想變化期,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動蕩不安,心理承受能力薄弱,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增強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首先,體育運動的競技性決定了競爭是殘酷的,成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每個運動員具備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決心和毅力。論文參考網。其次,體育運動把人生過程中常常遇到的成功、失敗、挫折、歡樂和痛苦等情感融入短短的瞬間,使人們經受意志的考驗,心理的沖擊,體驗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從而鍛煉大學生以積極、冷靜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況,達到了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目的。
2.3陶冶身心,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高校體育文化主要通過各種非強制的教育手段,通過創(chuàng)造特殊的文化氛圍來達到一般的課堂教育難以達到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這種目的和效果的實現(xiàn)依靠的是潛移默化的情感溝通、思想感化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逐步形成共同的道德觀念,良好的道德風貌,高尚的道德情操。
2.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文化素質
追求知識,崇尚科學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崇旨。高校體育文化的教育價值在于通過體育文化教育活動,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接受人類科學知識和優(yōu)秀的體育文化成果,使他們了解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的研究成果,掌握體育理論與科學鍛煉的方法,懂得體育原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文化素質,并把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培養(yǎng)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了生活質量。
3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途徑
3.1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體育基礎設施是高校體育文化的基礎、前提和保障,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都需要物質條件的支持。因此,高等院校在構建和諧校園的同時應加強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如充分利用校內空地,建造小球運動場,對體育館、田徑場、游泳池、體操館等進行設計、改造和利用,擴大場館開放領域,增加開放時間,在有限的空間內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體育設施作用。同時,學校領導應更新觀念,對體育文化建設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有計劃、有步驟的完善教學設施,為校園體育文化提供物質上的保障。論文參考網。
3.2培育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
高校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主力軍,體育教師不但是體育文化的傳播者,而且是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的人格修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對學生正確體育觀的形成和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起著重要作用。所以,一方面,體育教師應自覺加強個人修養(yǎng),努力提高專業(yè)理論水平,不斷根據形勢需要調整教學內容,進一步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策劃、組織和籌備;另一方面,學校也應為體育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以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
3.3營造多元的體育文化氛圍
課外活動、體育競賽和體育俱樂部是高校體育開展的主要形式,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運動能力和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開展體育專題講座、體育演講比賽、體育知識競賽、圖片資料展覽、組織觀摩體育比賽等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余暇生活,吸引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生活既能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又可以滿足他們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有利于增強體質、提高技能和對健康個性的培養(yǎng)。把體育競爭意識引入高校教學、體育鍛煉和學習生活中,將刺激學生的進取精神,激發(fā)奮勇向上的熱情,提高民族自尊和榮譽感,發(fā)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另外,也可以通過舉辦校園體育文化藝術節(jié),加強體育文化的宣傳,增強大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加強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對穩(wěn)定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風,促進精神文明建設都有積極作用。論文參考網。
3.4加強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
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體育傳統(tǒng)高校的運動隊是學校對外宣傳的一個窗口,同時對全校師生員工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如近幾年剛剛興起的中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CUBA)本著“發(fā)展高;@球,培育籃球人才”為宗旨,吸引了眾多的在校大學生加入到體育運動中,經過十個年頭的發(fā)展,如今的CUBA已經吸引了1070所高校,800萬在校大學生的參與,成為了高校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促進了高;@球運動的發(fā)展,而且推動了高校體育文化建設。
4結語
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作為高校體育文化的建設者,要積極探索校園文化建設的科學機制,及時研究、解決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通過多種途徑,采取不同形式,加大建設力度,同時,廣大學生要積極參與到體育文化的建設中去,對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師生齊心合力,共同營造一個體現(xiàn)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使高校體育文化沿著正確的道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江荔仙.高校學生社團與大學生社會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9,(01)
[2]梁永橋,李英春,徐東巖. 新視角洞察高校體育文化[J].體育文化導刊, 2007, (01)
[3]黃欣加,高校體育文化與社會化關系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6,(10)
[4]王艷云,左成. 探析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6, (09)
[5]謝明正,熊姿.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特性與大學生的人格塑造[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