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鏈接: 中國安全網(wǎng) 中國質(zhì)量網(wǎng) 中國論文網(wǎng) 中國資訊網(wǎng)
論文導(dǎo)讀::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女性則喜歡黝黑的膚色。社會文化對顏色詞詞義的影響是持久的。就存在很大的差異。
論文關(guān)鍵詞:黑,顏色詞,差異
社會文化對顏色詞詞義的影響是持久的,根深蒂固的。各種顏色詞在不同民族中的聯(lián)想與使用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于顏色的價值取向是不同的,反映到文化上,就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就女性而言,中國人喜歡白皙的膚色,而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的女性則喜歡黝黑的膚色。
“black”(黑色)一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都有些相似的聯(lián)想,其中黑色與死亡的聯(lián)想是最為根深蒂固。黑色象征苦難,遭劫和悲痛。在西方,黑色是喪服之色。寡婦穿的衣服是全身黑色,在葬禮上人們還有頭披黑紗的風(fēng)俗。在中國,吊喪悼念,古人也有在袖子上纏黑紗的風(fēng)俗。英語中black tidings 是“噩耗”或“不幸”的意思;The Black Friday 是“不幸的星期五”或“兇險不詳?shù)娜兆?rdquo;,是耶穌受難日(復(fù)活節(jié)前的星期五),美國人Black Monday 來形容數(shù)年前美國股票暴跌,美元貶值的那個星期一。
“black”還象征著黑暗和罪惡,不好的,壞的顏色詞,邪惡的,反面的。在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的黑天鵝代表邪惡,欺詐和仇恨。在米爾頓(Milton)的話劇《失樂園》(paradiselost)里,撒旦(Satan)和其他的天使都是白色的,但是當(dāng)撒旦因觸怒了上帝而被逐出天堂流放到地獄后,他就被燒成了一個黑色的魔鬼。black hats (黑帽子)指壞人,是因為早期無聲影片中,導(dǎo)演們讓主人公戴白帽子,而讓他們的敵人戴黑帽子。Black sheep 指“敗家子”或者“害群之馬”,據(jù)說是因為英國農(nóng)業(yè)是以畜牧業(yè)為主,黑綿羊沒有白綿羊的價格高,羊群中的黑綿羊是不受歡迎的。black deals 指“惡行”,blackart 指“巫術(shù)”,black market 指“黑市”或“非法交易”,black list 是“黑名單”。
在漢語中,“黑”與“白”相對,在英格蘭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black”有時與“white”相對而言,如call black white ,“顛倒黑白”,swearblack is white,“強詞奪理”。而漢語中的“黑道日”源于佛教,指不詳?shù)娜兆印6谀承┰~語中,英漢兩種語言中的“black”的意思又很不一樣。例如:英語中的black又象征莊重、威嚴(yán)、尊貴。“black suit”和“black dress”都是西方最崇尚的傳統(tǒng)服飾中國學(xué)術(shù)期刊網(wǎng)。在莊重場合,達官貴人,社會名流都喜歡身著黑色;交響樂團的成員基本上都是黑色西服,以顯示尊嚴(yán)與肅穆;在酒店,餐飲服務(wù)業(yè)中,黑色西服是高層管理人員的著裝;“black ball”是盛裝舞會,有別與穿著隨意的“disco”舞會。
英語中表示自然的黑膚色要用“black”,但當(dāng)表示一個人有著健康象征的黝黑皮膚時不用black,而是用brown,bronze,tan 。美國黑人用“Black” 來代表自己,“Black is beautiful ”(黑即美)已成為黑人非常時髦的口號。在黑人文化里,與他們有關(guān)的一切事物幾乎都被冠以“black”一詞,并且他們以黑為美。“BlackEnglish”(黑人英語);“Black Tan”(擁護實行黑人和白人在政治上按比例選舉的);“B-belt”(黑人聚居帶);“Black capitalism”(黑人資本主義);“Black nationalism”(黑人民族主義);“Black studies”(黑人文化研究所);“Black terror”(黑人拳擊選手)等。
Black也表示惱怒與氣憤,如black in theface(臉色鐵青),look black at somebody或give somebody a black look(怒目以視);漢語中也用“黑著臉”來表示氣惱。與black相近的dark也有痛苦、憂愁和晦氣的意思。如 “cheer up , don’t always look at the dark side of life”,“樂觀點,不要老是盯著生活中陰暗面” 。“black”在商業(yè)英語中卻有盈利的意思顏色詞,如 “in the black”,指“經(jīng)營一個企業(yè)有盈利”。這一詞來自美國銀行在客戶存款時,常用黑筆記載賬目。英語中有些詞則有其特定的含義。如“black stone of Mecca”,“麥加的黑石”則泛指神圣之物。“black humor”黑色幽默,是一種超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xué)思潮,黑色在英國紋章藝術(shù)中表示深謀遠慮,智慧與堅定。如:Jack knew black from white. (杰克精明老練)。
在漢語中,在中國古代,黑色是一種代表尊貴與莊重的顏色,是夏和秦代崇尚的正色,在漢代曾是帝王的服色。緇衣(指黑色的帛做的衣服)是卿士聽朝的正服。在中國戲劇中,一些剛正不阿或憨厚的人物形象(如包公和李逵)都是用黑色臉譜來代表的。在現(xiàn)代漢語里,“黑油油的土地”用來形容土地的肥沃;“烏黑發(fā)亮的眼睛”用來贊美人的外貌,F(xiàn)代漢語中的“黑”在中國大陸政治生活中也有反動、反革命的意思,如“黑幫”即“reactionary gang”,“黑后臺”,即“sinister backstage boss”,而在英語中“black”并無反動之意思。
總之,隨著國際間交流與合作的日益廣泛,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日益深入,黑色作為基本顏色詞之一,其涵義的文化差異亦在不斷發(fā)展變化。了解英漢黑色這一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的差異,有利于掃除英語學(xué)習(xí)中的文化障礙,有助于英語學(xué)習(xí)者更好地理解英語的語言美與文化。
參考文獻:
[1].任麗卿.英語中幾個“顏色”詞匯的比喻意義.英語學(xué)習(xí),1999,(6).
[2].賈德江.英漢詞語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翻譯.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2.(2)
[3].萬昌盛.色彩的困惑.中國翻譯,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