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水設備 超濾設備 山泉水設備 中空纖維超濾設備 UF
1000×600×1550mm 礦泉水設備是采用中空纖維超濾系統(tǒng),針對山上的天然泉水和幾百米巖層下的礦物質水進行過濾,在保留礦物質的基礎上對水進行殺菌消毒,最終達到國家礦泉水、山泉水的標準。礦泉水設備在水處理行業(yè)中占有很高的領域!
超濾水設備:
超濾技術是一種以篩分為分離原理、以壓力推動的膜分離過程,過濾精度0.005-0.01um范圍內,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粒、膠體、細菌及高分子有機物等。可廣泛應用物質的分離、濃縮、提純。超濾過程無相轉化、具有良好的耐溫、耐酸堿和耐氧化性能。超濾膜采用不同的組建形式、膜材料及工藝設計,可以適應各種不同的水質條件及分離功能。
在超濾過程中,水溶液在壓力推動下,流經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溶劑(水)及小分子溶質透水膜,成為凈化液(濾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質及溶質集團被截留,隨流水排出,成為濃縮液。超濾過程為動態(tài)過濾,分離是在流動狀態(tài)下完成的。溶質僅在膜表面有沉積,超濾速率衰減到一定程度而趨于平衡,且通過清洗可以恢復。
過濾在常溫低壓下進行性能耗低,不需加熱,不需加藥即可達到分離、濃縮、分離純化分級的目的。超濾裝配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附屬設備少,易于擴容和增加組件。超濾裝置操作簡單、啟動快,易于維護,容易控制。
超濾(簡稱UF)是以壓力為推動力,利用超濾膜不同孔徑對液體進行分離的物理篩分過程。其分子切割量(CWCO)一般為6000到50萬,孔徑為100nm(納米)。起源于1748年,Schmidt用棉花膠膜或璐膜分濾溶液,當施加壓力時,溶液(水)透過膜,而蛋白質、膠體等物質則被截留下來,其過濾精度遠遠超過濾紙,于是他提出超濾一語,1896年,Martin制出了第一張人工超濾膜,其20世紀60年代,分子量級概念的提出,是現(xiàn)代超濾的開始,70年代和80年代是高速發(fā)展期,90年代以后開始趨于成熟。我國在80年代末,才進入工業(yè)化生產和應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