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貧困生是指高等學校中由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包括學費、生活費、住宿費、書費等),或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的學生。按照困難的程度又可以分為一般貧困生(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和特困生(無力支付教育費用)。隨著1999年高校招生政策的變革,高職院校的學生逐年增多。近年來,高職院校收費水平也有所增高,加之社會貧富差距的增大,這使得高職院校中的貧困生人數(shù)也日益增多。
雖然國家和社會各界對于貧困生給予了很多關注,但是大多集中在經(jīng)濟幫扶方面,往往忽視了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國家資助政策雖然能夠緩解貧困生的生活困難,但是在對貧困生進行貧困認定、公示的時候往往因為各種原因,反而引發(fā)了貧困生的心理問題。有調(diào)查表明,貧困大學生在助學金評定過程中普遍存在自卑、缺乏信任、畏懼、覺得不公平等心理問題。由此可見,貧困生的心理狀況不可小覷。文章在閱讀文獻和實踐工作的基礎上對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心理狀況
。ㄒ唬┳晕乙庾R偏差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環(huán)境關系的多方面多層次的認知、體驗和評價,是個體關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態(tài)度的總和。高職貧困生由于長期的經(jīng)濟貧困及家庭原因極容易導致自我意識偏差,主要表現(xiàn)為過度自卑和過度追求完美。高職貧困生大多來自農(nóng)村,長期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使他們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緊衣縮食、勤奮學習的習慣,步入大學后,往往也要通過勤工助學,做兼職才能勉強維持生活,無暇顧及其他。當他們發(fā)現(xiàn)大學生活中,學習只占一部分,以前的優(yōu)異成績現(xiàn)在已毫無優(yōu)勢可言,加之周圍同學的多才多藝,見多識廣,著裝講究,使得他們對自己產(chǎn)生更多負面、否定的感受和評價,加深已有的自卑感,從而影響到他們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的求職。
另外,高職貧困生的家人往往給予他們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成才,從而帶領家人脫離貧困的生活,這些使得他們往往對自我要求甚高,期望自己能夠完美無缺,能夠成為拯救家庭的那個英雄,不容許自己犯錯,對自己總是不滿意,產(chǎn)生過度追求完美的自我意識偏差,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對自己過于苛刻,身心俱疲。
伴隨著過度自卑和過度追求完美,高職貧困生的自尊心往往比較強,極其擔心因為家庭貧困而被同學或老師看不起,因此容易敏感、多疑、在挫折面前不堪一擊。在與家庭富裕的同學對比中,容易產(chǎn)生極度的不平衡感,甚至走向仇富的極端。
。ǘ┤穗H交往困難
高職貧困生由于自我意識的偏差,不能接納自己,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往往變得小心翼翼,擔心他人看不起自己,不喜歡自己。尤其是班級活動、朋友聚餐,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為難的事情,一方面很想?yún)⒓舆@些集體活動,跟大家交朋友,但一方面由于家庭貧困,
需要省吃儉用,沒有多余的錢可以花費,從而不得不以各種理由推脫掉集體活動。再加上他們有時不可避免地敏感多疑,使得周圍同學也不敢跟他們開玩笑,害怕跟他們接觸,久而久之就脫離了集體,產(chǎn)生人際交往困難。
。ㄈ┴撁媲榫w過多
高職貧困生一方面要學習,一方面又要做兼職交學費,生活壓力重重,再加上家人的厚望,精神上的壓力巨大。同時,他們還要擔心將來求職就業(yè)的事情,這些壓力像大山一樣重重地壓在他們的稚嫩的雙肩上,以至于他們每天都憂心忡忡,充滿著焦慮不安,每天都要數(shù)算自己是否學到一些知識,自己有沒有浪費時間。當看著周圍的同學唾手可得的東西,自己卻需要付出艱辛努力才能獲得時,有時甚至自己再努力也無法獲得時,往往會覺得無奈絕望,長期的焦慮會引發(fā)不開心和抑郁情緒,有些貧困生不堪重負,破罐子破摔。有些則郁郁寡歡,走向抑郁癥的邊緣。
二、解決對策
。ㄒ唬┏浞职l(fā)揮輔導員的教育作用
高職院校中,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也是對學生的家庭、生活情況了解最細致的教師,在貧困生的校園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每年的新生入學,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應對所有學生的情況進行摸底了解,以便了解到學生家庭經(jīng)濟情況、是否單親、與父母關系是否融洽等信息。在助學金評定過程中,輔導員可以觀察到貧困生的各種反應以及性格特點等,選出情況比較特殊的予以重點關注。在助學金評定的過程中,輔導員一方面要注意保護貧困生的隱私,另一方面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避免因助學金的評定而給貧困生帶來的心理隱患。另外,輔導員除了可以通過助學金、推薦勤工助學的崗位對這些同學進行幫助外,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教育班級同學正確看待貧困生,教育貧困生接納自身,為貧困生提供良好的氛圍,并針對貧困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個別談話,也可以有意地為內(nèi)斂的貧困生安排班干部職位進行鍛煉,這些都有助于貧困生正確看待自己,增強自信心。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心理障礙苗頭的貧困生要及時地向心理輔導中心上報。
(二)充分發(fā)揮學校心理輔導中心的作用
心理輔導中心應在貧困生認定工作結束時為每一位貧困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并進行動態(tài)更新。除了對貧困生進行個別咨詢外,還應該開展各種針對性的團體輔導活動。王法艷等對高職院校的貧困生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團體輔導,結果顯示,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效果顯著,可見,團體心理輔導是提高貧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另外,通過開設心理健康課或心理專題講座,向貧困生講解如何培養(yǎng)健康的自我意識,如何進行情緒調(diào)節(jié)等。
。ㄈ┏浞职l(fā)揮校園文化的作用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對于貧困生心理問題的預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勤工助學部門、學生社團多多組織貧困生之間的活動,同時可以吸納貧困生到學生會和團委各個部門進行鍛煉,這些都有利于促進他們的人際交往技能,緩解其焦慮。另外,學?梢耘e行貧困生勵志講座,使他們能夠看到希望,受到鼓舞。
三、結語
對高職院校貧困生的幫扶工作,除了經(jīng)濟方面的資助,心理方面的幫扶也非常重要。高職院校貧困生存在自我意識偏差、人際交往困難、負面情緒過多等心理狀況,我們要重視對貧困生的心理幫扶工作,充分發(fā)揮輔導員和學校心理輔導中心在貧困生心理幫扶方面的作用,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貧困生的心理幫扶工作。
下一篇:解析維利勃蘭特與新東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