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公園是城市旅游景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分析評述了黔靈山公園旅游資源開發(fā)的優(yōu)勢,針對黔靈山公園旅游資源開發(fā)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在公園旅游資源開發(fā)中應該堅持的五條原則,提出了黔靈山公園旅游資源開發(fā)的方向,并且對以后開發(fā)提出了建議。
論文關鍵詞:黔靈山公園,旅游資源,開發(fā),貴陽市
隨著工業(yè)化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了全面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文化享受。但是在城市中,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人們的工作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他們很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長途旅游,所以他們會在工作之余或者周末時間,選擇去當地的景區(qū)游樂,以達到休閑健身,放松精神的目的。主題公園、森林公園等往往會成為他們的首選目的地,所以,黔靈山公園旅游資源開發(fā)的客源市場廣闊、潛力巨大。
1、黔靈山公園的概況及其旅游開發(fā)的優(yōu)勢
黔靈山公園座落于貴陽市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黔靈山公園是一座綜合性的游樂公園,集山、泉、林、洞、湖、寺、動物等于一體,有“貴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稱,2006年底,被列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
1.1喀斯特自然景觀優(yōu)美
黔靈山公園內溝壑眾多,坡向齊備,為各類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立地條件;園區(qū)內由于地下水出露而形成的“井泉”隨處可見,泉眼眾多水質甘醇,主要有:白象泉、冷翠泉、大羅泉、圣泉、檀泉等,人工修建的“黔靈湖”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群山環(huán)抱之中,游湖觀景、山環(huán)水抱、秀逸委婉、更具黔中景致。
1.2生物多樣性豐富
公園內可觀賞的植物種類豐富多樣,山上生長有1500余種花卉樹木和1000多種名貴藥材。按照各種植物觀賞部位的不同,可以分為:觀葉類、觀果類、觀花類、觀形類、芳香類。觀葉類如:鐵線蕨、虎耳草、垂盆草等,觀果類如:巖生紅豆樹、山楂、刺梨等,觀花類如:野茉莉、蝴蝶花、烏頭等,觀形類如:黔靈冬青、常春藤等,芳香類如:春蘭、大葉櫻、野薄荷等。
1.3歷史文化遺跡薈萃
公園內有貴州著名的寺廟“弘福寺”,該寺廟修建于明末清初。弘福寺與山麓的麒麟洞及山上的摩崖石刻群,均屬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谷諔(zhàn)爭時期,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曾先后被蔣介石囚禁于麒麟洞內,1996年政府撥款修建張、楊將軍紀念館,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黔靈湖畔巍然矗立著“解放貴州革命烈士紀念碑”。
1.4客源市場廣闊、潛力巨大
貴陽市是貴州省的省會城市,市區(qū)人口密度大,生活節(jié)奏快,他們缺少足夠的時間進行長途旅游,所以他們會在工作之余或者周末時間,選擇去當地的景區(qū)游樂,以達到休閑健身,放松精神的目的,黔靈山公園是他們的首選目的地;隨著貴州省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來黔旅游人數逐年增加(見表1),黔靈山公園也會成為“城市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入住貴陽市的游客將會慕名前往。
表1來黔游客人數統(tǒng)計表(單位:萬人次)
Table1StatistictableoftouriststoGuizhou
年份
游客人數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境外游客人數 |
27.62 |
32.14 |
43.00 |
39.54 |
國內游 客人數 |
3099.46 |
4715.75 |
6219.89 |
8150.69 |
總數 |
3127.08 |
4747.89 |
6262.89 |
8190.23 |
數據來源:2009貴州統(tǒng)計年鑒
1.5黔靈山公園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得到了市政協(xié)委員和專家們的支持
為了提升貴陽市旅游品牌的影響力,貴陽市政協(xié)委員和專家建議,對黔靈山公園進行改造升級,爭取將其由國家“AAAA”級景點提升為國家“AAAAA”級景點。
1.6交通便利、可進入性好
黔靈山公園位于貴陽市中心區(qū)西北,距市中心1.5公里,坐公交車可以直接到達。游客除了從黔靈山公園的南門(棗山路入口)進入園內外,還可以從黔靈山公園的西門(黔春路入口)進入公園。
2、黔靈山公園旅游資源開發(f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黔靈湖的修建吸引了不少游客,但是近年來湖水污染嚴重,導致水質下降。
黔靈湖修建于1954年,是攔大羅溪水修筑而成,湖水面積28公頃。多年來,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完成了對黔靈湖的工程改造,使的湖庫的容水量增大,湖堤更加堅固。湖光山色、優(yōu)雅宜人、廓橋水榭,湖中游船點點,具有黔山秀水的韻味。但是近年來湖水污染,水質下降,導致湖中的荷花活不到第二年,而造成黔靈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湖水上游居民的生活污水、小作坊和工廠的廢水、以及屠宰廠的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等。
2.2動物園內的動物種類單一、“年齡”偏大,幾乎失去了對游客的吸引力
動物園內僅存的幾只有吸引力的動物:一只東北虎,兩只非洲獅,兩只金錢豹,以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葉猴。這些動物都是上個世紀90年代引進的,并且現有的動物大多已經進入了老年期,繁殖能力幾乎喪失。動物園外,專供游客拍照留念的那只駱駝已現“老態(tài)”,皮毛臟澀,有些部位出現褪毛。曾經吸引游客的大熊貓早已被做成標本,放置于熊貓館里。造成動物園“老化”的原因是:城市動物園是公益性單位,它們不能自主搞項目創(chuàng)收,不能自己決定門票價格;再加上管理人員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這使得動物園只能維持現狀。
2.3野生放養(yǎng)的獼猴數量過多超過了環(huán)境容量,造成了對環(huán)境的破壞
野生放養(yǎng)的獼猴是黔靈山公園獨具特色的風景線,不少游客慕名前來觀賞,目前公園內獼猴的數量總共有500只,工作人員介紹說:“黔靈山公園內放養(yǎng)的野生獼猴應該在150只左右比較合適”,現在獼猴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公園容量的2倍以上,出現了破壞植被和傷人等問題以及動物疫情等潛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