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課堂服飾禮儀略議
論文摘要:教師的課堂著裝既要體現(xiàn)教師莊重典雅的形象,又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活力與親和力,如何尋求一個契合點,更好地促進兩者的融洽,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師,課堂,服飾
服裝,在過去到現(xiàn)在乃至將來都將是心靈與外界對話的形式。服裝通過不同的設計、語言塑造、潤色和裝飾著人類的生活。因為人類是社會群體,服裝也具有一種社會化特征。服飾是一種強烈的、可視的交流語言,通過一個人的衣著,可以看出其社會地位、經(jīng)濟地位、性別角色、政治傾向、民族歸屬、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換句話說就是它能告訴我們穿著者是哪類人、不是哪類人和將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一、教師服飾的蘊涵美
教師的課堂服飾最大的功能不是通過衣著把自己打扮得漂亮,而是提高教師的自信魅力,增強對學生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有調查研究表明,60%的人認為得體漂亮的服裝能夠增強自己的自信,而僅僅只有6%的人是為了漂亮來穿著服飾的。這就說明,服裝美的首要目的不是為了漂亮,而是為了增強自信,因為一個人的服裝不僅影響了別人對他的態(tài)度,也影響了這個人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那么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特別是高校教師,課堂上應該如何著裝呢?雖然目前教育行業(yè)對教師著裝尚無統(tǒng)一規(guī)定,筆者認為,教師著裝在體現(xiàn)時尚感的同時,還應當適應其職業(yè)特點。
1、造型美
所謂造型,是指服裝的款式結構,也就是服裝的外部輪廓和內部細節(jié)來組成的。那么,高校教師的課堂著裝應該是符合和體現(xiàn)自身的文化內涵的。目前,對于教師是否應當統(tǒng)一著裝這一問題存有爭論,一些中小學生家長在這一問題上持肯定態(tài)度,他們認為有些教師個性化的著裝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而持反對態(tài)度的人則認為,教師的多樣化著裝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多元化個性。
然而高校教師不同于中小學教師,他們面對的并非思想不成熟的孩子,而是已經(jīng)具備一定是非觀和判斷力的大學生。因此,高校教師著裝應當根據(jù)教師自身特點來選擇款式,同時還可以根據(jù)教學課程和內容來進行簡單的裝飾。
2、色彩美
自古以來,色彩的運用就得到了相當?shù)闹匾暎且粋人身份地位的象征。那么,在面對對服飾時尚有著敏銳觀察力和思考力的大學生,教師服飾的色彩是吸引眼球的一個亮點。每種顏色有著自己特有的意義,比如,黃色代表高貴、莊嚴、權威;灰色代表成熟、和氣、文雅;黑色代表嚴肅、莊重等等。而教師課堂上的色彩則是通過自身的色彩能夠與學生的學習氛圍相呼應,為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和教學效果服務。
沒有不好看的顏色,只有搭配不好的色彩。教師的課堂著裝應當在色彩搭配上力求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但是一定不能過于跳躍,這樣會影響上課效果。白色和橙色是最具親和力的色彩,最能夠發(fā)揮表現(xiàn)教師本色的作用,一般說,服裝的顏色以不超過三種顏色為宜。
3、配飾美
服裝配件發(fā)展至今,飾品的運用已經(jīng)普及到了每個人。飾品的選擇是一個人性情的體現(xiàn),教學著裝在配飾的點綴下不再是嚴肅、呆板的形象,有了生機和活力,能夠給學生的課堂生活帶來“新鮮空氣”。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彼五ァ端蜄|陽馬生序》)這首詩顯示了“同舍生”都是大戶人家或官宦人家的子弟?梢娕滹椀倪x擇也是體現(xiàn)教師品味的一個方面,從細節(jié)方面來展現(xiàn)教師的韻味。但是,不能選擇過于夸張、突兀的飾品,以免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
4、風格美
風格可以說是識別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時代、不同作品之間的區(qū)別的標志;也可以說是藝術家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特色;或者是一個時代、一個流派或一個人的文藝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方面所顯示出的格調和氣派。
教師在課堂上的著裝和下班后可以是兩種不同的風格表現(xiàn),但是它們都反映了教師的審美情趣和個人品味,或民族風格,或時尚浪漫、或休閑、或淑女等等不盡相同。時下,休閑裝普遍存在于各個群體,是人們服裝風格的主流。同樣在高校,已很少有教師上課時作西服套裙的嚴謹裝扮,都是隨著老師的自我感覺來進行的,更多的是“休閑”的濃厚風味。
二、高校教師課堂著裝的現(xiàn)狀分析
教師服飾天天變化,時而莊重,時而活潑,時而沉重,時而明快。如果這種變化形成規(guī)律,還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甚至形成心理反射條件,喚起學生對某些知識、某種情境的記憶和經(jīng)驗的遷移,為理解新知識做好心理準。
走在大學的校園里,可以看到很多形象各異的學生或是老師;穿梭在教學大樓的走廊里,可以看到上課的老師也是對服裝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蛟S有的人說,高校教師的學問高低及品質的優(yōu)劣和著裝并無直接干系,過去私塾里的“窮先生”不還是一樣教書育人?
1、“造型”多樣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在教室里講臺上面是一個“個性”教師,而講臺下面是一群“形象各異”來上課的學生,那將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象?
“身教勝于言傳”,如果教師臉上“濃墨重彩”,耳上環(huán)佩叮當,頭上“花團錦簇”……那么,你又如何面對自己的學生,如何要求自己的學生呢?
在這物欲橫流的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有些女教師的作風也是不敢恭維的,她們耳朵上墜的、脖子上掛的、雙手上戴的,過于招搖,讓人感到俗氣。人常說“親其師,信其道”,讓學生們怎么能夠相信面前的老師和知識淵博相聯(lián)系。
而學生在畢業(yè)后,他們的習慣將會繼續(xù)追隨他們,為自己的發(fā)展布下了層層障礙。
2、“風格”多樣
在前面我們曾經(jīng)說過,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的風格很多,或是休閑或是時尚等等,但是大多數(shù)選擇的還是休閑風格。在這里強調的是休閑并不等于“隨便”,時尚并不等于“創(chuàng)意”,要正確區(qū)分風格的定義。
3、“習慣”多樣
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習慣,優(yōu)的劣的。高校教師的形象是否規(guī)范,跟平時的習慣也有較大的關系。在各大院校都可以看到不少的教師穿著過于隨便,有的甚至是達到邋遢的地步,導致學生的課堂氛圍不好,而且還會在背后眾說紛紜。
三、高校教師課堂著裝規(guī)范
今天,我們現(xiàn)代教育走在向“人才教育”“素質養(yǎng)成”轉變的觀念之路上,如果要求教師著裝不與時代為伍,實在有失公允!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常以此來教育教師著裝要嚴肅要整齊,然而一個明顯的悖論是:教師學問的高低及品質的優(yōu)劣和著裝并無直接干系。但是,如果教師的服飾如果強調內外兼修,教師服飾裝扮如果更具道德魅力、審美魅力、知識魅力及行為規(guī)范的魅力,那么服飾可以在無形中為正確引導和提高學生健康的審美觀起到良好的作用。不同的教師服裝和打扮往往能夠給學生呈現(xiàn)出不同的信息,并對學生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反映。
一般來說,教師的服裝應簡潔而莊重、明快而得體,符合教師職業(yè)規(guī)范,高校教師根據(jù)專業(yè)的需求可以適當?shù)膶ψ约旱闹b進行調整,在教育場景中,教師服裝中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1、教師衣著整潔,注重衛(wèi)生。明顯的油污、領帶上有明顯的污漬、領袖和袖口的污點和破損等等都有損教師的外在形象。
2、樣式簡潔、大方得體。復雜是款式則給人一種辦事不利索、累贅的感覺。
3、色彩搭配合理。教師的服裝顏色應該給人以恬靜、穩(wěn)重、清新、雅致的感覺。教師服飾一般多用暖色調與中性色,加強學習氛圍的營造;恰當?shù)念伾钆鋾尳處熜蜗蟪瘹馀畈、光彩照人,有利于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潛力得到充分挖掘。
4、配飾多樣化,給學生一些新鮮的感覺,與昨天產(chǎn)生區(qū)別。衣著不僅反映了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角色差異,而且衣著本身可能影響教學效果。
面對教育的個性化發(fā)展的趨勢,我并不推崇教師也象“公檢法司”系統(tǒng)那樣統(tǒng)一著裝,教師也應該張揚自己的個性,尤其教師是個女性化程度很高的群體,只要著裝高雅、得體,適合為人師表的職業(yè)特點,就實現(xiàn)了著裝是“一種文明的載體”的作用,高校教師在課堂上的著裝更應該體現(xiàn)儒雅與修養(yǎng),這是一種文化的體現(xiàn)。
在英國,教育部門正著手改變其教師著裝過于呆板的現(xiàn)狀,而“粉妝工程”就是為了讓學生直接面對美麗的化身?上覀冇行┏C枉過正,比如在某些院校,“凡女教師必先施淡妝才能上講臺”的規(guī)定等等。凡事總有個度,我們也不能因為個別教師的奇裝異服就否定賦予教師自由著裝的權利。
教師的著裝,應該“守舊”一點,又或者說,應該講究點“中庸之道”。儀表端莊、風度高雅是塑造教師良好形象的基礎;品行卓越、為人師表是重要保證;學識淵博、思想深邃是核心;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是塑造教師良好形象的靈魂。
參考文獻
1 加)英格麗·張 《你的形象價值百萬[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8-1-1
2 李興國,田亞麗.《教師禮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4-1
3 黃虹.《師范院校教師服飾禮儀的內蘊及培育研究[J]》.長沙師范?茖W學報,2010,1期
關鍵字:教育,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