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導讀::本論文選取中央電視臺《藝術人生》以及美國CNN著名訪談節(jié)目《大衛(wèi)深夜秀》為語料,通過對比分析二者在話輪、反饋和打斷這三種典型的會話現(xiàn)象中的顯著差異,剖析中美思想文化的深層差異。以期對觀眾欣賞跨文化電視訪談節(jié)目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論文關鍵詞:名人電視訪談,局部結構,中美思想文化差異
一、引言:
會話分析始于20世紀60年代分析自然會話的社會學家,最突出的有薩克斯(H. Sacks)、謝格洛夫(E.A.Schegloff)、杰斐遜(G. Jefferson), 他們的研究歷史短,但成果顯著。黃國文先生主要介紹了話輪替換、會話結構、會話規(guī)則。何兆熊先生的介紹主要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進行。其中對會話結構的研究是其靜態(tài)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靜態(tài)研究主要限于會話本身的結構,分整體結構和局部結構。會話的整體結構包括會話的開端、本體、結尾。局部結構包括會話的輪換、會話中相鄰對、相鄰對的內(nèi)嵌等。索振羽先生又將修正機制補充進會話局部結構當中。本文著重從話輪(turn)、反饋(feedback)和打斷(interruption)這三方面對中美名人電視訪談的差異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二、話輪的對比
薩克斯(Sacks)在對會話結構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會話最顯著的特點是參與者輪流說話,簡
稱話輪。并提出英語中話輪可以由不同的語言單位充當,如詞、短語、從句、句子。中美名人電視訪談中不同話輪種類的使用如下例:
、僦燔姡簯{著在家鄉(xiāng)生活的積累,憑著對生命的一種感悟,還有學到的一些能耐、一些本事,你從小學宣傳隊、中學宣傳隊到了公社宣傳隊。1982年對你來講好像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年份,在西風縣一舉成名,在那兒儼然是一個名人了。那時候演的是什么角色?
、谮w本山:《摔三弦》,演的是一個盲人。
、壑燔姡耗莻時候戴那個帽子了嗎?
、苴w本山:已經(jīng)戴上了。(笑聲)
(《藝術人生》2006年01月06日)
Example 4-10
①LETTERMAN: Tell me about what your day wastoday. What did you do? What were you thinking, what did you feel?②CLINTON:Well, I got up and sort of relived what I did a year ago today. I was in Australia and I got a call from two former staff members of mine who were in Tribeca andhad a clear view of the World Trade Centre. Then they called me back asthe second plane was hitting and I just blurted out in Laden did this? Ijust knew, and President Bush was kind enough to get me a military plane. Iflew home, Hillary was in Washington working already to get the support for NewYork, and so Chelsea and I went down to the crisis centre and talked to some ofthe families and some of the people that were hanging around.③LETTERMAN:Now when you say that you knew that it was Bin Laden, you knew this as morethan a hunch? You had intelligence to suggest this? What was --
(Bill Clinton on The David Letterman Show, September 11th 2002)
以上例子中,中文訪談中話輪④是短語局部結構,②是從句,①③是句子。而美國訪談中,①
②③全是句子。通過對二十二篇語料的分析得出中美名人電視訪談中不同話輪種類使用頻率如下:
百分比 話輪種類 |
中文訪談 |
美國訪談 |
詞 |
19.37% |
3.8% |
短語 |
22.8% |
5% |
從句 |
15 % |
0.1% |
句子 |
42.83% |
91.1% |
由上表可以看出,美國訪談中以句子形式出現(xiàn)的話輪頻率相對較高。也就是說,中國關鍵詞、短語和從句。因為除句子以外其他任何的話輪構成形式都相對簡短,在中國的訪談中主持人將更多的談話時間留給了嘉賓論文網(wǎng)站大全。而在美國訪談中,無論主持人還是嘉賓都習慣使用句子這一話輪形式,所以美國主持人相對來說對嘉賓講話時間的多寡考慮較少。所以,中國主持人將主要的話語權交給了嘉賓,而美國主持人則把自己和嘉賓放到了相對平等的地位上來。這一現(xiàn)象源于中美思想文化差異在權勢距離方面的表現(xiàn)。
權勢距離指權力在不同社會成員和組織團體間的不均等分布。權勢距離高的國家認為人與人之間地位不等,所有社會成員間地位呈垂直梯度分布;權勢距離低的國家認為人人生而平等,上下級權勢相當。中國是一個典型的權勢距離高的國家,而美國是一個權勢距離低的國家。在中國,依照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體力、家庭背景和職業(yè)等因素將社會成員的權勢劃分為不同的層級;而在美國,對平等的重視有其宗教根源。不僅本國人之間人人平等,對待外國人也是一視同仁,對于服務行業(yè)人員,如服務員、店員和出租司機等也無歧視。
據(jù)此思想文化方面的差異,名人電視訪談中主持人和嘉賓的權勢距離在中國也大于美國。美國人視自身與嘉賓地位等同,談話自然隨意;中國主持人把嘉賓放到節(jié)目的主要位置上,將更多的談話時間交給嘉賓。
三、打斷的對比
打斷是前一個說話者談話中斷或結束之前第二個說話者開始講話的現(xiàn)象。Zimmerman 和West認為打斷意味著對會話的控制權,因為它是一種違反話輪規(guī)則的行為。Tannen認為,打斷即前一個講話者沒有顯示結束話輪的意圖,而另一個講話者搶奪話語權。中美訪談中主持人與嘉賓相互打斷的情形如下例:
、僦燔姡涸谀阃甑挠洃洰斨,除了在泊船上做一個漂亮的飛燕入水之外,還有讓你覺得快樂的事情嗎?
陳坤:很多吧,老打我弟弟。那個時候我真是特別無知的。很奇怪,我特別心疼我弟弟,但我老打他局部結構,因為我覺得他沒有按我認可的思維去做。有些時候我以教訓他為樂。
、谥燔姡簽槭裁?你可以從中感受到……
陳坤:當大哥的感覺。
、坳惱ぃ盒疫\眷顧你的時候,你如果還不好好抓住它,就沒有機會了。我很清醒地知道,我一定要抓住它,哪怕我當時還是更喜歡唱歌。對我來說,這是我可以接受的惟一一所高等學府,這是我惟一一次……
朱軍:可以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機會?
(《藝術人生》2006年01月06日)
Example 4-8
、貺ETTERMAN: Here's how I remember it. One time..ROBERTS: No, not the one time a thousand years ago, no, no, no. I've invitedyou to a party and you said okay I'll be there and then, you, this is what hedid.
、贚ETTERMAN: We're talking about Thanksgiving. ROBERTS: (looks at Paul) You don't speak for this entire --LETTERMAN: That's right - that's right.
(Julia Roberts on The David Letterman Show, November 20th 2001)
上兩例當中,主持人打斷嘉賓的例子出現(xiàn)在中文訪談中的③和美國訪談中的②;嘉賓打斷主持人的例子出現(xiàn)在中文訪談中的②和美國訪談中的①。從二十二篇語料中看出中美訪談中主持人和嘉賓相互打斷的頻率如下表:
百分比 訪談類型 |
主持人打斷嘉賓 |
嘉賓打斷主持人 |
中文訪談 |
17.2% |
82.8% |
美國訪談 |
83.3% |
16.7% |
上表可以顯示出,嘉賓打斷主持人的現(xiàn)象常見于中文訪談中,卻較少見于美國訪談中。此類現(xiàn)象源于中美思想文化中有關“面子”的差異。
在美國,“面子”理論的主要提出者是Brown和Levinson,含義在于:每個人在公眾面前的自我形象,包括兩種愿望(面子需求):渴望不傷及面子(消極面子)和渴望得到贊許(積極面子),重點在于個人行動的自由;中國式的面子則是由道德為準繩的個人的公眾認可度,強調(diào)的是個人行為對團體和諧度的影響。所以中美的“面子”的差別在于團體和諧的維護和自我中心主義的差異。
在中國訪談中,嘉賓和主持人同屬節(jié)目的成員,嘉賓打斷主持人對節(jié)目整體效果并無實質(zhì)影響,即不妨礙團體和諧度,所以不會傷及主持人的“面子”,而美國嘉賓打斷主持人,意味著對主持人個人“面子”的損傷,所以此類現(xiàn)象少有發(fā)生。
四、反饋的對比
反饋項目是會話過程中由聽話者發(fā)出的,對說話者做出的簡短反應。用來表明對說話者的注意、關切,傳達一種“我在聽”或“我對你的話很感興趣”的信息。從會話的內(nèi)容的角度看,反饋項目的信息量是可忽略的,但從會話雙方關系的角度看它是不可缺少的,否則會話很難進行下去。反饋項目包括語言性的和非語言性的,非語言性的又可以成為身勢等伴隨動作,如點頭、注視說話者、對說話者的話感興趣的面部表情。本文主要討論語言性的反饋項目局部結構,如下例:
朱軍:演了這么多年小品,你覺得哪個你演得最好?
趙本山:哪個最好呢?應該是《今天明天昨天》。
、僦燔姡骸蹲蛱旖裉烀魈臁。
②趙本山:是,這個還可以。算是我這些年來一個很好的作品。
、壑燔姡菏且粋里程碑式的作品。為什么這么說?
趙本山:因為過去都是那種趙本山風格的表演,臺詞比較滿,語言包袱比較多!蹲蛱旖裉烀魈臁酚靡粋欄目做載體,整個形式變了。
朱軍:《昨天今天明天》沒有一點遺憾嗎?
趙本山:遺憾就是短了些。如果長到一小時還有那么多笑聲,就沒有遺憾了。(笑聲)
朱軍:對今年的小品《心病》怎么評價?
趙本山:這個小品就是時間很短,《心病》這個名字也不好,真變成今年春節(jié)晚會的心病了。
、苤燔姡旱悄阋廊荒玫搅苏Z言類節(jié)目的一等獎論文網(wǎng)站大全。
趙本山:可能是因為我的人氣,再加上給我個面子,就給了一等獎。這個作品沒有大問題,它講的是人性,是我們每個人面臨的東西,對這個作品我還是很欣賞。但是今年演得特別累,狀態(tài)不好,我對我的表演很不滿意。
朱軍:很多觀眾看完這個作品以后覺得不錯,大家看到你不由得就笑。但是也有很多觀眾反映,好像沒看明白你要說什么。趙本山:那就是沒看懂。它說的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當中存在的一個東西,勸別人都行,輪到自己就糊涂。農(nóng)村經(jīng)常發(fā)生這樣故事,這家離婚了,有人來勸了,勸了不到兩天,他自己也離了。
、葜燔姡壕褪窍虢沂救诵援斨械囊粋弱點.
(《藝術人生》2006年01月06日)
Example 4-12
LETTERMAN: I know it’s a teen show, but inthe production I know we don’t see nudity on the show, but was it like you comeout -- and you ha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