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半浸入式二外法語愉快教學法
論文摘要:法語語言學習同其他的語言學習一樣都是一個長期而又較為枯燥乏味的過程, 人們對于法語的了解和掌握也是一個艱苦的歷程。我們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自在的語言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許多法語教學專家采用愉快教學法來促進學生的法語學習。
論文關鍵詞:浸入式,愉快教學,文化式,情景式,競賽式
法語語言學習同其他的語言學習一樣都是一個長期而又較為枯燥乏味的過程,人們對于法語的了解和掌握也是一個艱苦的歷程。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焦慮、緊張、害怕、羞澀、憂慮等心理障礙,為了消除在學習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這樣一系列不利的學習心理問題,就要求我們?yōu)閷W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自在的語言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許多法語教學專家采用愉快教學法來促進學生的法語學習。目前,國內(nèi)的眾多擁有法語專業(yè)的高校都在采用加拿大式的浸入式教學,而二外法語教學還停留在教師用漢語口述的方式。那么,如何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在二外法語的課堂上開展半浸入式的愉快教學法呢?
所謂的浸入式教學是一種語言的教學模式,是指學生的在校全部時間或者一半的時間全部浸泡在母語之外的語言環(huán)境中,教師只能用第二語言面對學生,教師不但要用第二語言教授第二與語言還要用第二語言教授其他一些學科的課程?梢姡诙Z言在被學習的同時也被作為工具應用在學習的過程中,這樣就使傳統(tǒng)的孤立的外語教學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從而開創(chuàng)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而愉快教學要通過激勵、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愿學、愛學、樂學的心理趨向,通過營造教學過程的愉快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助、教學相長的關系,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在我們現(xiàn)有的條件下法語作為第二外語該如何展開呢?
第一:文化愉快浸入
這是針對學生“學”的需要,適當引進與教材直接有關的新信息,學生將法語選擇為第二語言,而不是日語、德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化的推崇,喜歡法國一些大作家,畫家、詩人的作品,針對這樣的學習目的可以采用“投其所好”法,針對所學習的課文找到一些相對應的文化知識,應用已經(jīng)學過的語法知識簡單的復述或者是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后布置作業(yè)讓同學們就所學內(nèi)容進行思考,并開展小組討論,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法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同時,這些主題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所要體現(xiàn)的知識點要在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內(nèi)容的前提下進行。
欣賞式教學法在這一方面應用最為廣泛,它要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參與鑒賞,使大腦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去感受圖文,經(jīng)過綜合,再創(chuàng)造出一幅統(tǒng)一的主體畫面。它可以是音樂欣賞、畫面欣賞、文句欣賞、結構欣賞、朗誦欣賞等等的有機結合。
在母親節(jié)那一天上課時講的內(nèi)容是一首給媽媽的詩,同時還要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日歷的要求講解動詞sécher,apaiser和副詞詞組pleinde,在多種結合下才選擇了這首瑪麗.皮埃爾的詩,同時講解法國人是如何過母親節(jié)的。這樣便結合了當代文化與目標知識——語法詞匯。在課上每個同學都要做一個口頭的練習,《今年,我給媽媽母親節(jié)的禮物》。
第二:情景愉快浸入
心理學有這樣一條原理:人的認識與情感是不可分割地聯(lián)系著的,不同的情感對學習有不同的影響。積極的情感,對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有很大作用,人在愉快時則感知比較銳、記憶比較牢固、想象比較活躍。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表演、游戲、操作、圖解、妙解、看圖、想象等等方法,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法語課堂不一定是照搬書本的課堂,應該是一個有著一定語言環(huán)境的模擬交際聚會,在這里大家用法語盡情的交流,并且教師積極地組織學生進行互動用以激發(fā)學生的法語學習興趣,達到二外法語學習真正的實效性,做到學以致用,這里我們可以應用幻燈片,電影,音樂,情境設計等,讓學生把語言與情感溶于一體進行語言的實踐活動。情景教學法靈活多樣,根據(jù)教學大綱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例如對話情景,課文情境的導入、擴展和延伸等。下面就《法語》(1)(馬曉宏)中的一課為例進行情景愉快浸入:
C’estpourtefaireplaisir...(為了是您高興)
這篇課文是一位老師與小朋友之間產(chǎn)生的一段對話,講了一個小笑話,我將其分為三個角色,旁白、老師、學生,他們加入自己的元素以后開始重新的創(chuàng)作整個對話,三人一組,當一組表演時其他的組在下面挑一些語法及詞匯的錯誤,每一個扣掉一分,最后分高者會有一個獎品,這也是競賽愉快浸入教學法。通過這個表演,同學們能熟練的應用這一課所學知識點,并且做到自主學習在劇本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地延伸所學知識并汲取新的知識。沒有大的語言環(huán)境,就創(chuàng)作一個小范圍的語言環(huán)境,這就是法語的半浸入式。
第三:競賽愉快浸入
心理學家表明,學習競賽以競賽中的名次為誘因,可以滿足學生的附屬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促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到其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其學習字效果。同時英國教育家斯賓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樂教育”的思想。
他認為學習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他的理論完全符合心理科學,因此,根據(jù)他的理論創(chuàng)造的各種課堂快樂教學法,在英國教育界普遍得到師生的歡迎。而競賽愉快浸入式教學方法正是“快樂教育”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所謂“競賽制”教學法就是將教學內(nèi)容試題化,以競賽形式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為指導思想,以實用為主,以學生發(fā)展為主。首要任務是改變知識傳授過重的傾向,化抽象為形象,強調(diào)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強調(diào)競爭與合作。二外法語課的競賽愉快教學開展起來。
二外法語的競賽愉快浸入式教學開展起來是比較有難度的,課時少,不是專業(yè)課,不考研的同學是很難把注意力放在二外法語學習上的,要組織一場知識競賽也是比較有難度的。話劇比賽、情景對話比賽、詞匯聽寫比賽是應用較多的比賽形式。下面以詞匯比賽進行復習課為例來研究競賽式愉快教學的一些優(yōu)點:
根據(jù)以下詞根書寫單詞:chant---con---lieu---
在此基礎上做句型練習,最后前十名分高者做搶答加時賽,這樣課堂氣氛既不十分的嚴肅像考試一樣,又不是過于的活躍而少了課堂的氛圍,學生能積極的參加并且課下做了足夠多的復習。贏家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zhì)或者是精神獎勵,以激勵其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二外法語課堂半浸入式的愉快教學法是結合文化、情景和競賽等的一種綜合性教學方法,每一種都不能單獨存在而需要與其他教學方法一起使用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這一教學法的應用對組織這也就是教師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授課者要成為一個良好的組織者、主持人、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要設計與時代、與學生的年齡、學生的學習心理相一致的活動、比賽或者是一些相關的劇目。在不斷地教學活動中點滴的積累和探索在與學生不斷的互動中促進學生二外法語的學習。
參考文獻
1 裴淼. 加拿大法語浸入式教學改革評述[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35-140
2 強海燕,趙琳. 加拿大第二語言浸入式教學及其在我國的借鑒[J]. 比較教育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4):38-41
3 向玉琴.《愉快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80
4 陳宏杰.《淺談愉快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北京:吉林教育科學.科普研究:1996(6):56
關鍵字:教育,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