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本研究在審視現代健康觀與健康決定因素的基礎上,指出學校體育在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等方面應承擔的適當責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chuàng)建學校“體育健康促進”模式,并分析介紹了PRECEDE一PR0CFED理論模式,以期能對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論文關鍵詞:健康,體育健康促進,一,理論
1學校體育與健康的理性思索
1.1現代健康觀的決定因素及其啟示
“健康”是一個不斷變化中的概念,198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了最新的“健康”概念。即“一個人只有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睉撜f這個概念是有突破的,呈現出多維的健康觀。這與社會文明、人的追求、生活水平、時代要求等有密切的關系。目前普遍認為,決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會經濟環(huán)境、物質環(huán)境、遺傳和發(fā)育狀態(tài)、生活方式和衛(wèi)生服務五大類。
人的一生可以分為既連續(xù)的又不同的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發(fā)展任務。法國社會學派馬塞爾·莫斯(MarcelMauss)認為社會中的各種事物,只有當其和整體相聯系而不僅是與特定部分相聯系才能對事物加以理解。本研究在分析人的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的基礎上,按人生長的順序與經歷的社會過程把終身體育分為學前體育、學校體育、在職體育和職后體育4個階段(見圖1)。
圖一:社會過程四階段圖
由此可見,學校體育對個人終身體育習慣的養(yǎng)成、促進社會體育的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同時,由圖我們也可以得出:健康的決定因素有很多,學校體育不是學生體質健康的權威。
學校體育不能包攬學生的健康問題,它充其量也只能是促進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學生健康問題不能由學校體育單方面承擔。因此,應當理性審視學生的健康問題,改變學校體育對學生健康大包大攬的觀念,給學校體育一個客觀的定位。
2.創(chuàng)建學校“體育健康促進”模式,實現“終身體育”目標
一.學!w育健康促進”將成為實現“終身體育”的有效策略
學校“體育健康促進”廣義的說,是健康促進在學校體育的延伸,是以體育為手段、以學校體育體系為平臺的健康促進策略。
結合健康促進理論,筆者把學校“體育健康促進”定義為:以體育為手段,通過學校、家長和學校所在社區(qū)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給學生提供完整的、積極的經驗和知識結構,包括體育課程和非體育課程,創(chuàng)建安全的體育活動環(huán)境,提供合適的體育健康服務,以促進學生健康,逐步形成科學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為實現終身體育奠定堅實基礎的過程。
這是一個通過組織和政策支持等舉措,針對學生進行干預減少環(huán)境中的危險因素,促使學生建立科學體育生活方式的策略,是一個全面影響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過程,其目標是促進學生健康,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學校‘體育健康促進’的內容構成
構成學!绑w育鍵康促進”體系的內容應該是綜合的、多層面的、全方位的、全面影響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借鑒學校健康促進理論,結合學校體育特點,學校體育健康促進內容應包括政策與規(guī)劃保障、體育健康教育、體育健康環(huán)境、體育健康服務、社區(qū)聯系、個人體育健康技能培養(yǎng)等(圖二)。
圖二:健康促進內容圖
由上圖可以看出,根據學!绑w育健康促進”內容,學校應設置具有相應功能的組織機構,以保證整體策略的實施。整個設置對應組織機構參與的范圍幾乎是學校的所有部門和人員,各部門的工作應通過技能培養(yǎng)、行為干頂、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等來達到促進學生形成科學體育生活方式。
三.PRECEDE一PR0CFED理論摸式的應用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規(guī)劃設計的模式有多種,但在眾多模式中,應用最廣泛、最具生命力的首推美國著名學者勞倫斯·格林(LawrenceW.Green)提出的PRECEDE一PROCEED模式。該模式的特點是從"結果入手"的程序,用演繹的方式進行思考,即從最終的結果追溯到最初的起因。PRECEDE一PROCEED模式前后相互呼應,為規(guī)劃設計、執(zhí)行及評價提供一個連續(xù)的步驟或階段。實際上可將上述模式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診斷階段
即PRECEDE階段,指在教育/環(huán)境診斷和評價中應用傾向、促成及強化因素。
第二階段--執(zhí)行階段
即PROCEED階段指執(zhí)行教育/環(huán)境干預中應用政策、法規(guī)和組織的手段。
根據PRECEDE一PROCEED模式的程序,將規(guī)劃設計分成9個基本步驟,即從最終的結果追溯到最初的起因,用演繹的方式逐步推進。
步驟1:社會診斷。通過估測目標人群的生活質量入手,評估他們的需求和健康問題;
步驟2:流行病學診斷。通過流行病學和醫(yī)學調查確認目標人群特定的健康問題和目標。
步驟3:行為與環(huán)境診斷。這一階段的任務在于確認與步驟2選定的健康問題的相關行為和環(huán)境問題,因這些危險因素需要通過干預加以影響。
步驟4:教育與組織診斷。為制定教育與組織策略用于健康促進規(guī)劃以促進行為和環(huán)境的改變,應從影響行為與環(huán)境的因素著手。
步驟5:管理與政策診斷。評估組織與管理能力及在規(guī)劃執(zhí)行中資源、政策、人員能力和時間安排。通過社區(qū)開發(fā)、協(xié)調、完善組織與政策,以便規(guī)劃的順利開展。
步驟6至9:為評價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