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05-0198-02
新生入學教育的內(nèi)容主要是校園介紹、專業(yè)知識介紹、黨團知識教育、國防知識教育、紀律教育、德育教育、目標教育、安全教育、適應教育等等,個別院校還加入了新媒介素養(yǎng)教育,教導新生辯證看待網(wǎng)絡公知的言論,使新生具備較高的懷疑精神和網(wǎng)絡道德素養(yǎng)。
目前,民辦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也大多圍繞傳統(tǒng)的教育內(nèi)容在執(zhí)行,通過軍訓進行國防知識教育,在軍訓過程,培養(yǎng)新生的團結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通過觀看抗戰(zhàn)電影和講座等形式,進行愛國愛黨教育;通過開大會的老方法,進行校園介紹、專業(yè)知識介紹以及其他的教育。當然也少量的隱形教育,如迎新晚會、新生籃球賽等活動,加強新生的歸屬感,使學生更快的融入校園。雖然新生入學教育的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但從新生日常行為中所表現(xiàn)出的問題,可得知其實效性卻有待進一步探析和檢驗。
一、民辦高職院校新生的常見問題
第一、新生的集體觀念不強。雖然各院校組織的新生軍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但存在弊端,起不到預期中的作用,未能很好減輕接下來的班級管理的難度,以致出現(xiàn)了新生對班級事務不關心,無班級榮譽感。其主要原因是軍訓內(nèi)容陳舊和軍訓官的專業(yè)性不強。傳統(tǒng)的軍訓項目已很難去吸引高職院校的新生參與,強制的參與也難以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再加上,選派軍訓官大都為新兵,其本身技能和素養(yǎng)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新生軍訓的效果。
第二、新生的紀律觀念不強。在日常的管理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學校的學生手冊和其他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并不十分了解,從而出現(xiàn)了學生違反規(guī)定后會說:“我不知道這是這是不能做的啊”。紀律觀念的樹立,必須依靠教育引導。但這方面,很多民辦高職院校明顯存在著不足,學生不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應該積極去做,哪些只需了解即可。
第三、新生的安全意識不強。使用大功率電器,亂接線路,偷電,亂闖馬路,坐無證包車,損壞消防器材等行為,在民辦高職院校中不鮮見。學校發(fā)現(xiàn)后進行教導,他們反而說:“沒關系的,我們注意點就行了”,“我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們自己會注意安全的”等等。他們不知道一旦出現(xiàn)安全事故,后果將十分嚴重,而這些也有待我們用血淋淋的現(xiàn)實事件進行教育引導。
第四、新生的目標不明確。新生教育其中一個主要內(nèi)容就是目標教育,教育學生在大一就要樹立人生目標,樹立職業(yè)目標,樹立學習目標等等,讓他們學會規(guī)劃。這方面的新生教育,很多高職院校存在不足之處,很多剛?cè)雽W的新生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不清楚今后可以從事哪些崗位,不知道大一該怎么學習,大二可以達到哪些目標,大三可以實現(xiàn)哪些規(guī)劃等等。雖然開設的就業(yè)指導課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但對有些學生來說,已經(jīng)為時已晚,因為他們已經(jīng)放棄自己,導致每年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新生退學休學,或者被開除學籍。
二、增強新生入學教育實效性的措施
出現(xiàn)在新生身上的一些問題可反映了某些民辦高職院校新生入學教育的不足,為解決這些問題,學會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增加教育內(nèi)容,不斷增強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效性。
1.把校園介紹,專業(yè)設置,校園活動,規(guī)章制度,優(yōu)秀學生事跡介紹等分板塊刻錄成光盤,隨錄取通知書寄給報考本院校的新生。此種形式是將新生入學教育提前化,讓學生未入學前,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學校的情況。一般情況下,不僅新生會去觀看,家長也會想更多的了解學校,而去觀看。這種做法,不僅有利新生入學教育,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新生的報到率。
2.以系或?qū)I(yè)為單位,創(chuàng)建新生QQ群,群號印制錄取通知書上,并在醒目位置上,提醒新生加入對口群。各系組織教研室主任、輔導員、優(yōu)秀學生作為Q群解答人,可由優(yōu)秀學生代表作為管理員,并組織學生每天輪流解答,為新生排憂解難。同時,也可以把院校的各項信息如學生手冊的電子版等上傳至群共享,新生可以提前下載學習。新生實名加入群后,也可對入學前后的疑問,進行咨詢。咨詢的一般問題可由學生進行解答,特殊問題由老師進行權威解答。此種形式也是將新生入學教育提前化,新生在未入學之前就可以了解更多學院的信息,認識老師和師兄師姐們,感受的各系的溫暖,也有利于提高新生的報到率。
3.組建優(yōu)秀學生講師團,開展朋輩教育或榜樣教育。各系挑選優(yōu)秀學生代表,組建學生講師團,由高年級學生來為新生開專題講座,講學生自己在大學里如何學習,如何工作,講在大學的所思所做所得所失,以朋輩的身份講授真實的感受。目前,大都民辦高職院校以往的新生教育會議都是領導或輔導員主講,是一種灌輸式的教育,說教式的會議。而民辦高職院校所錄取的新生大都注意力不太集中,對這種傳統(tǒng)教育具有抵抗情緒,所以教育效果往往不佳。運用朋輩教育比起單純的說教式教育,實效性要強的多。
4.組織學生手冊測試,由學生處出題,教務處印制,輔導員批改。學生手冊是每個學生在學校的日常行為規(guī)劃指引和辦事指南,是每個學生必須熟知的資料。據(jù)了解,很多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手冊都在不斷地更新,但是并沒有進行很好的宣傳,缺乏強制性的學習。導致每年,學生拿到學生手冊大都只會當作一本課外讀物,有興趣的,會去翻一翻,沒興趣的,扔到哪里,都不知道,忽視了其重要性。因此違反了紀律,不知道;該做那些事情,不知道。所以,十分有必要組織全院性的強制學習,學習后,還要檢驗效果,組織測試,測試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zhì)實踐分的加分依據(jù),不及格者,重考。
5.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新生拓展訓練。在軍訓中,加入拓展訓練項目,不僅可以一改傳統(tǒng)隊列訓練的乏味,增強軍訓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但前提必須嚴格以行政班級為單位開展軍訓。加入一些趣味拓展活動,一方面可以達到軍訓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新生的心智。軍訓項目與時俱進,因地制宜也是應世所需,民辦高職院校的學生不比一般的本科院校,越強制,只會越反抗,何不改變另一種方式,讓學生自動志愿參與,同樣也可以達到預期教育的效果。
三、結語
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開端,教育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在校三年的成長成才,對大學教育功能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任何一所院校都應該重視此項工作,民辦高職院校更加不可例外。在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前,必須深入了解“90后”新生的特點,針對已入學學生的出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增強入學教育實效性的措施,以滿足新生成長成才的需要。但此項工作的完成不能只靠一個部門,必須全校上下,各部門齊心協(xié)力,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共同完成。
下一篇:芻議高校危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