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導讀:在心理學上,情感是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概念,許多心理狀態(tài)、體驗和動機,即愉快、焦慮、痛苦、沮喪等均屬于情感領域。大學英語教學在學生身上出現(xiàn)的情感障礙問題主要有三種:過分依賴、考試焦慮和挫折心理。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情感與情感障礙情感教育,心理學
0引言
英語教學的成敗是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但無論這些因素多么錯綜復雜,主要還是來自教與學兩個方面。其中,如果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對英語學習產生了程度不同的心理抑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確利用情感教育,促進英語教學。
1心理學上的情感、情感障礙
在心理學上,情感是個有著豐富內涵的概念,許多心理狀態(tài)、體驗和動機,即愉快、焦慮、痛苦、沮喪等均屬于情感領域。情感具有信號功能,也具有動力功能。有的外語教育專家認為,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識機能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些。還有人認為,情感與性格是啟動認知機能發(fā)生作用必不可少的發(fā)動機。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事業(yè)成功與否,20%取決于智商,而80%取決于情商。所謂情商(Emotion quotient,縮寫為EQ),它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縮寫為 IQ)一樣,是一種綜合的概念。1990年,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 薩洛維(Peter Salvoey)和新罕布什爾大學的約翰梅耶(John D Mayer)教授首先提出“情感智商”這一概念,并解釋了情感在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1995年,美國心理學博士戈爾曼(Daniel Coloman)繼承了薩洛維與梅耶的觀點,把感情智商概括為五方面的能力,包括認識自我情緒的能力,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情緒的能力,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良好的情感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進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魏書生認為,學生的知識,能力的獲得過程,是伴隨非智力因素的參與而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在一定的條件下,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主體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情感作為人們對周圍事物的態(tài)度的一種反映,一旦它的活動規(guī)律受到破壞,個體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就會表現(xiàn)出態(tài)度上的紊亂,稱之為情感障礙。
2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存在的情感障礙問題
在教學中,課堂上出現(xiàn)的很多問題都是由情感障礙引起的。大學英語教學在學生身上出現(xiàn)的情感障礙問題主要有三種:過分依賴、考試焦慮和挫折心理。
2.1過分依賴
這是由于中國學生從小學所接受的課堂教育都是由老師主宰的,這種對老師的依賴情緒就帶到了大學。但是大學教學方式,特別是外語教學模式完全不同于他們以前所熟悉的。于是,依賴和現(xiàn)實的偏差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負擔,最初的好奇慢慢變成學習巨大的壓力和不適。論文大全。學生們抱怨背的單詞太多,沒有足夠的時間,花在英語上的時間最多卻沒有明顯進步等等。心理障礙就慢慢產生了,以至于埋怨老師、抱怨教材,最終放棄學習。
2.2考試焦慮
學生對考試的重視遠遠超過對學習過程的專注。論文大全。很多學生過分擔心四、六級考試不過畢不了業(yè)、找不到工作,心理上產生一種無方向的憂慮和恐懼,無所適從。論文大全。結果導致他們不專心于課堂學習,認為學習教材費時費力,于是自己背單詞做練習,忽略甚至不屑課堂學習。
2.3挫折心理
從心理學上看,挫折心理是個體在某種情境下的一種情緒狀態(tài),即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行動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或干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xiàn),個人需要不能滿足時的一種消極情緒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受挫者往往采取一些消極的自我防衛(wèi)手段,典型的有攻擊、退化、冷漠、固執(zhí)、叛逆。表現(xiàn)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這樣的學生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不服氣,考試不及格就對老師態(tài)度冷淡,無故曠課,即使上課也不聽。
3情感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拋開智力因素不談,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主要來自學習者的情感方面,學習者對于課堂教學表現(xiàn)出的好惡,最直接地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研究學生的情感以及如何把情感教學應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去,以便去除學生的情感障礙,這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3.1師愛的情感教育
師生間的情感是大學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興致盎然的課堂氣氛的關鍵。教師淵博的學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特別是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和關心愛護的程度,都是師生情感交往不可缺少的。應該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老師的同時也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時,他們常常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教師和學習。所以教師要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幫助他們,尊重他們,從而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信任感,將對老師的愛延伸為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好感,從好感中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3.2心理的情感教育
英語教學是師生間共同進行的雙邊活動,教學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心理學角度講,師生間的心理協(xié)調是及其重要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不僅僅是一種信息的傳遞,而且還伴隨著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師上課的時候,一方面要善于調動自己的情感因素,保持飽滿的熱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動情,感染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和諧的、愉快的課堂氣氛,從而減輕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壓力,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堅信自己能行,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3.3成功地情感教育
心理學認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地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取成功地努力。成功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性格差異,因材施教,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批評。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一切積極因素,激勵各類學生,肯定外向型學生的大膽參與,鼓勵幫助內向型學生從膽小羞怯的心境中走出來,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給予肯定,不斷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嘗到成功地喜悅。這樣,可以很好地建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4媒體的情感教育
能否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英語教學的成敗。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媒體,能調動學生的視聽器官,讓學生直接感受,從而激起情感。純正地道的英美錄音、英文音樂歌曲、原版英文電影,特別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和學生的網上自主學習,能夠加快課堂節(jié)奏,增加課堂容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而且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傳統(tǒng)的依賴老師的授課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其真正成為英語學習中的主體。
情感教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摸索總結并且不斷地使用改進,靈活地調動學生的一切情感因素,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持久的興趣,增強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劉潤清. 論大學英語教學.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 顧平. 心理激勵在英語教學中地應用. 松遼學刊,1998.
3 文衛(wèi)平. 外語學習情感障礙研究. 蘭州: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8
上一篇:精品課錄像中的鏡頭語言綜述
下一篇:幾何中“面”的隱喻分析